磬 [qìng]部首:石 五笔:FNMD 笔画:16 [解释]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3.缢杀。 4.古同“罄”,空,尽。
1. 汉字当中的“磬”字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磬qìng〈名〉(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同本义 [chime stone;musical stone]磬,乐石也.——《说文》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泗滨浮磬.——《书·禹贡》笙磬...
截止2018年3月13日的汉语用语习惯当中,上述词语中的错别字是“馨”,正确的汉字应该是:罄,即罄竹难书。释义为:意思是罪恶很多,用尽竹简也难以书写完毕,形容罪大恶极,难以描述;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作恶多端等;反义词:宅心仁厚、丰功伟绩等;出处:《新唐书李密传》:...
“珩”的读音是héng,是古代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出处 1、珩,佩上玉也。——《说文》2、楚之白珩犹在乎?——《国语·楚语下》。注:“珩,佩上之横者。”3、有玱葱珩。——《诗·小雅·采芑》
淂是一个汉字,字形由“水”和“木”组成。它的本义是用木头拍击水面的声音。“淂淂”即为拍打水面的声音。后来,“淂”转义为用木板或木锤敲打物体的动作和声音。引申为敲打、击打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扔下、落下等动作。在诗歌中,淂也可作为形容词,指清脆动听的声音。淂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