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没有现在的拼音字母和稍注音符号,但古人却会“切音”:就是用其它可能熟悉的字(会读的字)来提示某个音的读法。例如,有个“康”字,作者估计读者中可能有人不认识,就对这个字进行注释:“康,克昂切,阴平。”意思是,“康”,用“克”和“昂”相拼,取第一声。这就和现代拼音的效果...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很多,如广为传唱的 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 囊萤如雪"头悬梁"是说;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孙敬。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
2、徐贵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样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先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自学成才的典范李颙,字中孚,陕西周至人。幼年时他就显示出好学的天性,九岁那年,他进入了村塾。他对《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提出了疑问,这反映出他从小善于思考。然而,由于家庭原因,他在十五岁那年因病被迫离开学校。父亲去世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辛,学费无着,...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哪些欧阳修(1007-1073)1007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县。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欧阳修长大能重振家业,对他教育很严格。母亲为节俭开支,用芦苇、木炭做笔,在沙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