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拼音最早出现在清朝,古人之前是怎么认识字的?

二,直音法直音法就是说在遇见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使用一个自己认识的不一样的同音字去标注它。这种标注方法在康熙字典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用一个汉字去为另一个汉字注音。三,反切法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的方法给...
古代拼音最早出现在清朝,古人之前是怎么认识字的?
在使用拼音读字之前,当时的古人有4种识字的方法:分别是形声字、直音法、反切法、读若法。一,形声字形声字是4种方法中最简单的,即使放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老师教授学生认字的一种方法。这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从基础上形成的。通常是有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组合而成的。
二,直音法直音法就是说在遇见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使用一个自己认识的不一样的同音字去标注它。这种标注方法在康熙字典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用一个汉字去为另一个汉字注音。三,反切法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的方法给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这种汉字注音方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四,读若法
读入法就是找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它的原字进行注音。相比起直营法来说,它的注音更加准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注音全是读若法,例如“媪”,女老称也,读若奥。而汉语拼音注音法是在1958年的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了该方案。这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撰写的标准。
而拼音的历史是源于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才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字。自此之后出现了许多种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这都为以后的汉语拼音提供了各种经验。总的来说,就算远在古代还没有出现拼音的时候,古人就想出了多种能够代替拼音的方式,虽然不及现代的拼音方便,但是也足以体现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创意。
2020-03-10
cdw 阅读 162 次 更新于 2025-11-05 13:47: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使用拼音读字之前,当时的古人有4种识字的方法:分别是形声字、直音法、反切法、读若法。一,形声字形声字是4种方法中最简单的,即使放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老师教授学生认字的一种方法。这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从基础上形成的。通常是有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组合而成的。...

  •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最开始出现拼音运动,是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梁启超等人才发起了“切音字”运动,而“切音字”也就是汉字拼音的雏形。中国第一个创造拼音文字的人,是卢戆章,他曾经编写了《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还有《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首次用切音字拼写官话。正式的...

  •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

  •  生活小常识17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 古人是怎么发音的?

    反切法有点类似今天我们用的拼音,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举例子“鲁”的注音就是“郎古”,你张嘴重复读“郎古”自然就发音到鲁,必要要朗读出来才能学习到,如果只是在心里默念是无法学会的,难怪古人在读书识字的时候都能听到书生郎朗之声。古代有汉字却没“拼音”,古人如何识字?老...

  •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在切音字运动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系...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