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源于梵文劫簸(kalpa),并非佛教独创,而是古印度用于计量时间的概念。它可以表示长或短的时间跨度,长可无尽,短可瞬间。通常所说的‘劫’,指的是娑婆世界漫长的时代。佛经中提到的‘劫’分为三种类型。首先,‘小劫’是指地球人类寿命从八万四千岁逐渐减少至十岁,再从十岁逐渐增加至八万四...
在佛经中,劫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单位,分为小劫、中劫和大劫。小劫是指从人类寿命的八万四千岁开始,每一百年减少一岁,直至人类寿命减至十岁,这称为减劫;随后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直至寿命恢复至八万四千岁,这称为增劫。整个减劫与增劫的过程共同构成一小劫。中劫则由二十个小劫组成。佛经...
佛经上通常所称的劫指的是大劫。在三界众生未了生死之前,最短寿命为即生即死,最长寿命为修四空定的无色界众生,最长寿命为八万四千大劫。他们的生命相当于地球八万四千次生灭过程。在他们看来,已经不生不死,但佛眼看来,八万四千大劫不过是刹那间的时光。唯有修持解脱道,空去了“我”,才能入涅...
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
佛陀进一步以比喻说明,例如有一座岩石山,长宽高均为一由旬(约11公里),用一块丝绸布每隔一百年轻轻擦拭一次,直到岩石山被磨平,这段时间才算是一个劫。佛陀强调,这样的劫已经过去了不止一劫、一百劫、一千劫或十万劫。佛陀提醒比丘,生死轮回的起点难以得知,众生被无明蒙蔽、被贪爱束缚的起点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