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索居[ lí qún suǒ jū ]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出处:《隋书·经籍志》:“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 ]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第...
&8220;索&8221;怎么组词?
离群索居[ lí qún suǒ jū ]
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出处:《隋书·经籍志》:“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
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 ]
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第四卷:“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jì ]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出处: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搜索枯肠[ sōu suǒ kū cháng ]
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写作时苦思苦想。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索莫乏气[ suǒ mò fá qì ]
指枯寂而毫无生气的样子。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思不环周,索莫乏气。”
2018-01-16
思索、线索、搜素、勒索、
不假思索、按图索骥、
“索”字有6种意思。
1绳子。如:索子,绳索。
2搜寻。如:搜索。
3讨要。如:索取。
4毫无。如:索然无味。
5单独。如:离群索居。
6姓氏。如:索靖。
2017-11-29
“索”组词:思索、索性、索赔、线索、利索、索然、绳索、索价
、
索价:讨价。一般指卖主提出售价。亦用以比喻谋求名位。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少室山人 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若 颐 ( 程颐 )者,特以迂阔之学,邀君索价而已。” 元 吴弘道 《金字经》曲:“梦中 邯郸 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嘲,虚名无处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卫朝奉 见头次索价太多,故作难色。” 徐迟 《火中的凤凰》五:“书在一个书商处,三十二册索价一千元。”
思索,汉语词汇。拼音:sī suǒ,释义:反复思考探索,心理学解释:思索即思和索,思就是思考,索就是求索,就是说,思考过程本身带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性,一定要有个结果。
索性(suǒ xìng),汉语词语。亦作“索兴”。干脆;直截了当。 宋 朱熹 《与魏元履书》:“熹看得今日之事,只是士大夫不肯索性尽底里说话,不可专咎人主。”也作:痛快。《朱子语类》卷四十:“曾点言志,当时夫子只是见他说几句索性话,令人快意,所以与之。 ”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满鼻凹清风,拍胸膛爽气。落的这彻骨毛索性。”
索赔是指国际贸易业务的一方违反合同的规定,直接或间接地给另一方造成损害,受损方向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索赔(Claim)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法律依据:索赔方提出的救济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事实依据:索赔所需要的足够文件。
线索释义:①比喻事情的头绪或发展脉络:还有好多线索搞 清楚|破案的线索断了。②消息;情报:传递线索|必有奸民暗通线索。③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
利索释义:(1).谓言语、动作灵活敏捷。【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六章:“ 焦淑红 手脚利索地淘了米,又把米下到锅里。”【示例】:王群生《彩色的夜》:“我回答得很不利索。”释义:(2).整齐有条理。【出处】: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在淡青的裤褂外面,罩着雪白的带胸襟的围裙,上下显得干净、利索。”释义:(3).完毕。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们的地都分完了没有?回答不一样,有说分利索了的,也有说没有分完的。”释义:(4).谓清净无拖累。出处:辛显令《喜盈门》三五:“叫他走,走了更利索。”
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