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殓的读法是:dà liàn。大,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读作dà、dài、tài;殓,liàn,汉字,指给尸体穿衣下棺。大殓也叫入木、入殓、落材。是指在丧礼中把尸体装进棺材,钉上棺盖。各地时间不一,有死后3天、5天或7天入殓。大殓时,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晋东南沁县一带,讲究把死者的头部...
大殓出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liànchūbìn”,其中“殓”指入殓,“殡”指出殡,意为将遗体送往墓地安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殓出殡是一个庄重而悲痛的仪式,人们通常会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例如,在古代的皇家礼仪中,皇帝和皇室成员去世后,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沐浴、更衣、入殓...
殓读作:liàn 殓部首:歹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1画 五笔86:GQW,I五笔98:GQWG 仓颉:MNOMM,郑码:ARBV 四角:18219 释义:把尸体装入棺材:入殓。装殓。大殓。小殓(只给尸体穿寿衣)
大殓【dà liàn】:丧礼中把尸体装进棺材,钉上棺盖叫大殓。【出处】:《南归》:"五点多钟诸事已毕。计自逝世至入殓,才用十七点钟。"盛殓 【shèng liàn】:把尸体装入棺材。【出处】:《红楼梦》第六七回:"话说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儿、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自不必说,忙令人盛殓,...
读音:殓的正确读音为“liàn”,这是一个四声汉字,发音时声调下降,注意与“lin”等相似音节的区分。字义:殓是一个动词,主要指的是给尸体穿衣并放入棺材中的过程,也叫入殓。它是丧葬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字形解析:殓字为形声字,从歹从佥。歹字旁表示与死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