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拼音

鼻(拼音:b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也有人认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指呼吸与嗅觉器官鼻子,古初以“自”为鼻,“自”作“自己”用后,以“畀”为声符另造了“鼻”字。后引申指起始、开端。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鼻部】鼻 引气自也。从自。...
鼻的拼音
鼻的拼音如下:
鼻(拼音:b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也有人认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指呼吸与嗅觉器官鼻子,古初以“自”为鼻,“自”作“自己”用后,以“畀”为声符另造了“鼻”字。后引申指起始、开端。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鼻部】鼻
引气自也。从自。凡鼻之属皆从鼻。父二切

说文解字注
(鼻)所引气自畀也。所以二字今补。口下曰所以言食也,舌下曰所以言别味也是其例。老子注曰: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
白虎通引元命苞曰:鼻者肺之使。按鼻一呼一吸相乗除,而引气於无竆。自,读如今人言自家之自。自本训鼻。引伸为自家。从自畀。以义为形也。父二切。十五部。凡鼻之属皆从鼻。

康熙字典
【亥集下】【鼻部】 鼻
〔古文〕自《唐韵》父二切。《集韵》《韵会》毗至切。《正韵》毗意切。并音纰。《说文》:鼻引气自畀也。《释名》:鼻嘒也。出气嘒嘒也。《管子·水地篇》:𦜉发为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扬子《方言》:鼻,始也。兽初生谓之鼻,人初生谓之首。梁、益闲谓鼻为初,或谓之祖。祖,居也。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谓始祖为鼻祖。扬雄《反骚》:或鼻祖於汾隅。
又猎人穿兽鼻曰鼻。犹持弓曰手弓。张衡《西京赋》: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左传·昭二十六年》:师及齐师战於炊鼻。杜注:炊鼻,鲁地。
又有鼻,国名,在永州营道县北。《前汉·昌邑哀王传》:舜封象於有鼻。师古注: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又鼻息,西方国名。见《风俗通》。又《后汉·杜笃传》:共川鼻飮之国。注:相习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别名。
又类鼻,草名。生田中,叶如天名精。李时珍曰:即豨莶。
又内典:阿鼻,此曰无闲。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2022-12-25
cdw 阅读 111 次 更新于 2025-11-05 13:28: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鼻孔的拼音

    鼻孔的拼音:[bí kǒng]。【bí kǒng】鼻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横、撇、竖 共十五画 孔的笔顺是:横撇/横钩、竖钩、提、竖弯钩 共四画 鼻孔的释义:鼻孔,指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造句:窗外的桃花都开了,满院姹紫...

  • ■ 鼻拼音:bí,笔画数:14画,部首:鼻。■ 基本释义 •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嗤之以鼻。■ 鼻组词 鼻炎、鼻窦炎、鼻甲、鼻咽癌、鼻塞、鼻子、鼻息肉、酒糟鼻、鼻涕虫、鼻涕、嗤之以鼻、鼻烟、鼻烟...

  • 1、鼻:bí 2、衄:nǚ 鼻衄什么意思怎么读如下所示:鼻衄的意思是鼻孔出血或鼻子流血。读作bí,nǚ。其中,“鼻”读作 bí,意思是鼻子;“衄”读作 nǚ,意思是鼻孔出血或鼻血。用鼻衄造句:1、昨天我不小心打了一下鼻子,结果鼻衄了。2、孩子流感了,频繁的鼻衄让家长很担心。3、气候干燥时...

  •  寻通K 鼻的拼音

    鼻的拼音是[bí]。鼻,读音为bí,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也指创始,如鼻祖。首撇斜切起笔,然后向左下快速撇出,出锋勿长;左竖起笔挡住撇笔的收笔,稍带弯度,横折与撇画虚接,横画勿重,然后顿笔内擫写竖,里面两小横虚接,抗肩圆收,等距,下横抗肩一致,实接两竖。“田”...

  •  文暄生活科普 鼻子的bi是几声

    荸:bí。鼻。拼音:bí。部首:鼻。笔画:1、4。解释: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组词:喷鼻、鼻祖、鼻子、鼻孔、鼻息。造句:(1)这人不到五十岁,却是个扁鼻子、大嘴巴。(2)我有一只短而粗的鼻子,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3)他的脸上永远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4)...

其他造句类似问题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造句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