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 虎豹狼虫、狼虫虎豹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蟠龙踞虎 【拼音】: pán lóng jù hǔ 【解释】: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出处】: 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曀望建业江山蟠龙踞虎之状,皆依约而得之。”...
虎的部首和组词
虎
hǔ ㄏㄨˇ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2017-01-15
一、虎的部首:虍
汉字 : 虎
读音: hǔ
部首: 虍
笔画数 : 8
笔画 名称: 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解释: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二、虎的组词:
1、虎视眈眈
【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解释】: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 《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举例造句】: 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
【拼音代码】: hsdd
【近义词】: 凶相毕露
【用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2、虎豹豺狼
【拼音】: hǔ bào chái láng
【解释】: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似一会,渐渐沉下去了。”
【拼音代码】: hbcl
【近义词】: 虎豹狼虫、狼虫虎豹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蟠龙踞虎
【拼音】: pán lóng jù hǔ
【解释】: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曀望建业江山蟠龙踞虎之状,皆依约而得之。”
【拼音代码】: pljh
【近义词】: 龙蟠虎踞、蟠龙卧虎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地势险要
4、虎口余生
【拼音】: hǔ kǒu yú shēng
【解释】: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处】: 《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举例造句】: 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七回
【拼音代码】: hkys
【近义词】: 绝处逢生、死里逃生
【歇后语】: 虎窝里跑出个羊羔
【灯谜】: 灯谜之家我为徒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逃脱危险的境地
5、饿虎扑食
【拼音】: è hǔ pū shí
【解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举例造句】: 那人刚到面前,便如饿虎扑食,猫儿捕鼠的一般,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
【拼音代码】: ehps
【近义词】: 气势汹汹、猛虎下山
【反义词】: 龙困浅滩、虎落平阳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动作凶猛的样子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