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àng)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酒器也”。它是古代饮食文化中常用的一种器皿,主要用来盛装酒或粥。盎的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方形,有时也有耳或柄。二、盎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盎是古代宴飨传统中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尤其在周代,盎作为祭器承载着重要的祭祀意义,在国家大事和祭祀仪式中都...
盎 ang 部首: 皿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0 盎 full;盎 àng 〈名〉(1)(形声。从皿,央声。本义: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2)同本义 [an earthen vessel with a big belly and a small mouth]盎,盆也。――《说文》盎谓之缶。――《尔雅》盎中无斗米储。――《乐府诗集·...
“盎”字的正确读音是àng。基础含义:“盎”字的基本含义是充满、洋溢,常用于形容一种充盈、饱满的状态。词语应用:“盎”字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如“盎然生机”、“兴致盎然”等,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形象感。古文应用:在古代文献中,“盎然”一词常用于形容景色或气氛的美好与和谐,如“春意...
盎 拼音:àng 注音:ㄤˋ部首:皿,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五笔86&98:MDLF 仓颉:LKBT 郑码:LDGL 笔顺编号:2513425221 四角号码:501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6CE 基本字义 --- ● 盎 àng ㄤˋ◎ 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 盛(shèng ),充盈:春意~然。诗意~然。
“盎”是一个汉字,读音为【àng】,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古代容器:最初指一种腹部较大而口部较小的特殊容器,类似于今天的盆。在《说文解字》中,“盎”被解释为盆的另一种称呼。贫穷的象征:在古代文献中,如《群迫难亚乐府诗集·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用来形容贫穷,表示没有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