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国语、普通话三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历史背景、使用地区和称谓习惯上,但实质上它们指的是同一种语言。普通话:这是在中国大陆广泛使用的称谓。它强调语言的“普遍”与“共通”特性。新中国成立后,为避免“国语”可能引起的误解,最终将其定名为“普通话”,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达到97分及以上的成绩被认定为一级甲等,这一等级代表普通话水平非常高。92至97分的成绩属于一级乙等,表明普通话水平较为优秀。87至92分的成绩为二级甲等,显示出普通话水平良好。80至87分的成绩被划分为二级乙等,代表普通话水平良好。70至80分的成绩属于三级甲等,表示普通话水平一般。60至70分的成...
普通话作为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确立于此有以下原因:首先,选择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是因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北京地区的人们已经说普通话,并且作为官话,普通话已有推广历史和基础。北方汉族人虽然保留自己的方言,但也能说一些普通话。为了稳定国家大局,新中国自然继承了普通话作为...
-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尔有字音、字调失误。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
1. 国语和普通话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呼。2. 在清朝末年,“普通话”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并且清朝政府在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3. 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多次制定国语的读音标准。4.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通用语言为普通话。5. 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