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汉语常用字(一级字),只有一个读音,读作fān,最早见于篆文 ,本义是指篱笆,又引申之为屏障。基本释义 1、篱笆: 藩篱。2、屏障;保卫。3、封建王朝分封的属地或属国:藩国。组词:有藩镇、藩属、藩屏、屏藩、藩国、外藩、藩篱、藩捍、藩羝、藩伯、藩戚、雄藩、篱藩、贤藩等。字源演变...
1,读音与词义不同 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藩”读音是fān,“樊”的读音fán;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藩篱”一词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版本)中被释为①用竹木编成...
读音、意思、等区别。1、读音区别:蕃的发音是fān,藩是多音字发音可以是fān或者是bān。2、意思区别:蕃最初指代吐蔡王朝,即位于现今西藏自治区地域上的一个古老王国。藩原本指篱笆或屏障。
该名字是读“fān”。曾国藩的名字中的“藩”字,正确的读音是“fān”,声调为一声。这是因为在汉语中,“藩”字作为人名时,读一声。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到1872年3月12日),原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中国晚清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樊篱与藩篱的区别如下:1.读音与词义:“藩篱”的“藩”读音为fān,“篱”的读音为lí,整体意为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是一种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观存在的实物。而“樊篱”的“樊”读音为fán,整体意为关鸟兽的笼子,是一种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观能动(一般多指思想、观念方面)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