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汉字没有拼音,怎么念汉字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
古人汉字没有拼音,怎么念汉字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
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毕,音必""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有的字虽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较生僻,注了等于没有注.例如,"蹭(cèng)、糗(qiǔ)"等就没有同音字,无法用直音法注音;"然"的同音字只有"燃、蚺、髯"三个字,它们都比"然"字生僻,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为"然"字注音,都难以帮助认读.后来创造了反切法,弥补了直音法的不足.
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是指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的注音方法.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如"红,胡笼切",即取"胡"字的声母"h",取"笼"字的韵母和声调"óng",拼成"红"字的音"hóng".反切法的发明,是我国汉字注音方法的一大进步.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2017-01-19
cdw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5-03 22:13: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湖北倍领科技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以字注字和双拼制。以字注字法是指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儡,相败也,读若雷”。另一种方法是双拼制,即将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将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反切法...

  •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类:以字注字、双拼制。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比如“读为”法: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比如“直音”法:“肇”注“兆”。(《尔雅...

  •  宸辰游艺策划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

  • 1、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则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

  •  倍领趣闻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认字?

    在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依赖于直音或反切。直音法是通过同音字来注音,例如《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儡,读若雷”。而读为法则是用“读为”来注音,比如《文侯之命》中郑玄注释的“父义和,义读为仪”。直音法中,《尔雅》中“肇”注为“兆”就是一例。反切法则是用两个...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