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怎么读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拼音:[jí jī]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造句:1、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图璧四年的大年初一,当你及笄之...
及笄怎么读
◎ 及笄
【jí jī】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 庭芬 ﹞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 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2014-03-23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
拼音:[jí jī]
释义: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造句:
1、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图璧四年的大年初一,当你及笄之时,四国之内,最与你般配的人,其实不是姬婴,而应该是我——不是吗?
2、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3、本来自及笄起上门提亲的人就快把门槛踩烂,但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让她青梅竹马的大将军唯亦八抬大轿娶回家,并诺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4、闻仙姑谪在岭南,年未及笄,遍历海外,走蛮烟瘴雨之乡,受骇浪惊涛之险,以应前誓,以赎前愆,即日就要下凡。
2018-06-15
及笄
读音:jí jī
释义: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6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6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六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拓展资料1、她生得肌肤胜雪,发如堆鸦,年未及笄,容貌已是极美,着一身白碾光绢珠绣金描挑线裙,束一条白玉镶翠彩凤文龙带,钗如天青而点碧,珥似流银而嵌珠,便是一双绣鞋,也是金缕银线,绕着五色牡丹,华贵难言。
2、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图璧四年的大年初一,当你及笄之时,四国之内,最与你般配的人,其实不是姬婴,而应该是我——不是吗?
3、萧怡婉只是及笄年华的少女,还没过去天真烂漫的岁数,不懂得掩饰自己的心事,听闻林洛病了,小姑娘一下子便着急起来,立刻便暴漏了自己的本心。
4、本来自及笄起上门提亲的人就快把门槛踩烂,但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让她青梅竹马的大将军唯亦八抬大轿娶回家,并诺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5、听闻你女儿南平郡主已经及笄年华了,可有如意郎君啊?
2018-06-23
及笄(jī)之年。
出自《礼记·内则》。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扩展资料
年龄的其他雅称
1、豆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òu
kòu,指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别称或白豆蔻的果实和种子的俗称,可以入药。
另外豆蔻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2、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3、而立之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4、不惑之年,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即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及笄之年2019-04-18
读音:jí

古代年岁别称
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束发用的簪子。2019-02-19
ji(二声)ji(一声)2014-03-22

2021-04-02
cdw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5-11 00:16: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颐的读音?

    2. 及笄:jí jī,指女子满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3. 弱冠:ruò guàn,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但还未达到壮年。4. 而立:ér lì,指男子三十岁,意味着男子已经建立了家庭和事业,步入了成熟的人生阶段。5. 不惑:bù huò,...

  •  唔哩生活 古代及笄及冠前后区别

    1、及笄:及笄,读音为jíjī,是指女子满15周岁的仪式。这一习俗源自《礼记·内则》中的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之时,女子会开始使用笄子来束发,象征着她们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2、及冠:及冠,读音为jíguān,是指男子满20岁的仪式。及冠又称为加冠或弱冠,意味着男子已经步入成年。在...

  •  校企律说法 及笄和笈笄的区别

    及笄:读音【jí jī】及笄指女子满15周岁,也就是古代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原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2、及冠:读音【jí guān】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及冠也称加冠、弱冠。 男子满二十岁之后,需要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

  • 及笄是的读法是【jí jī】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

  •  翡希信息咨询 及笄怎么读及笄的读法

    及笄的读音为jí jī。以下是关于及笄的详细解释:含义:及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来源:据《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意思是女子到了十五岁要进行及笄礼。相关词组:及笄年华: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及笄之年:...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