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成长之路其一:增加词汇量,不断提升遣词造句能力1

1、多读多写多思考(这好像废话一样) 2、各种文体注重的形式不一样,我比较擅长写诗一类,怎么说呢,提高自己运用字词的能力,就是剖析每一个字的词性,意义,音调,衔接,画面等。再运用修辞手法加上自己的情感。就像古代有这样一个改诗的例子,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推和敲那个好?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推没礼貌,...
文学家成长之路其一:增加词汇量,不断提升遣词造句能力1
不久之前,我开始了自己写作30万字的目标。这只是我作为出版创业指导书籍最开始的一小步。想要出版一本书籍,至少得需要50万到100万字,而且这些文字需要被提炼过,验证过。

我对创业这件事情还知之甚少。但是对我而言,创办一个成功的企业是迟早的事情,这不过是100个小目标集结在一起的高楼大厦。

在完成了五万字的写作后,我写了一篇总结。列举出很多反思的原因。在总结发表后的这段时间里,我又意识到还有两个需要改进的方向,其一,遣词造句的能力,其二,谋篇布局的能力。

我们先简单说一说谋篇布局。我们在写作之前,需要先给文章梳理框架,在一篇文章中,我们想要讲述哪些内容?在每一个内容上,分别都有谁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度思考和研究?我赞同还是反对,理由和事例是什么?最后是结束语。关于谋篇布局,在以后,随着写作的深入,我们再来深剖细究。

除了谋篇布局之外,在写作的开始阶段。初创者最需要反复加以练习的还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写作,我萧郎才尽的弊端开始初现端倪。写出的内容要么无法准确表达心中的感觉、要么句子过于平庸,就简单的几个字词来回使用。

于是我决定:增长自己的词汇量。

我向许多老师、不同的文学工作者寻求答案。其中两个老师是大咖;有三个老师是自由撰稿人,已经出版了多本书籍;一个老师从事新闻写作多年,累计发表了几百万文字;另一位李菊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他对我的很多观点进行纠正和反驳。感谢他们让我得到很多宝贵的建议,现分享给大家。

1、多读多写多思考(这好像废话一样)

2、各种文体注重的形式不一样,我比较擅长写诗一类,怎么说呢,提高自己运用字词的能力,就是剖析每一个字的词性,意义,音调,衔接,画面等。再运用修辞手法加上自己的情感。就像古代有这样一个改诗的例子,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推和敲那个好?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推没礼貌,有人说进自己家不需要有礼貌,所以文学要多多推敲,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简而言之,把握细节,精确到一个字的境界,就能提高自己对文字的运用了。

3、买一本词典

4、用自己的词语修改别人的好文章

5、用不同方法、角度写同一篇文章

6、创建自己的词库,不断丰富,背诵

这么多建议,最终只为一条建议服务:建立属于自己的词汇库,不断的去强化、背记、比较。这样子做了以后,自己的词汇库将得到很大的加强。

下面针对从事写作的人讲一些真正实用的字词使用方法,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比较,内容繁多而且枯燥,非写作者或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可以直接跳过不看。

集百家之言,各种搜刮,形成的一套写作体系。

故事创作、基础动作描写的六个方法 。

(一)、细节法 细节法的关键在于对某个动作或镜头的连续性特征描述,要展现出某个细部的精髓内容,句子可以适当短一些,小分句可以多一些,是一段“快速、轻捷、细致”的生动展示。 

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挽、卷、抬起、迈、拖向前、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一扎”将捕鱼的镜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就好像一出戏刚刚上演一样,这样的描写,不可谓不出神入化。 

  (二)、对照法  对照法是要通过不同角色的动作展示不一样的特点,从而体现出核心主旨来。

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鲁滨逊漂流记》

如上文,野人的“坐”起来,和星期五的“吻”“拥抱”“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乱跳乱舞”等等形成一个对比,把星期五的兴奋和狂喜塑造得非常美妙。 

(三)、接顺法  接顺法即展示整个描写的连贯性,是在动作描写中最最有力地一种强化效果的方式。连贯性的基本目的不外乎是要控制潜在的不统一感,进而达成动作与动作间的流畅。人物在构思上的配置应该以平衡对称为准;整体的场景要统一;主要情节都应该放在描写的中央地带。 

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绷”“溜”“抓着”“抬起”“插”“踩”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以时间为序快速地展示出主人公对动作的熟悉,一个奶奶出门的画面跃然纸上。

  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赛跑冲刺的镜头大家都熟悉,但是有的写出来就不敢恭维了,看看上面的段落,好句子相当自然流畅,“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简洁轻快地和前面部分的冲刺描写衔接,是接顺法的一个经典案例。

  (四)、反常法  反常能抓住眼球,反常就如同一个暗语,是告诉读者们,事出无常必有妖,破局的关键可能就藏在这里。

《黛玉之死》中,黛玉得知自己的爱情理想彻底破灭时,这样写道:  黛玉却也不理会,自己走进房来。看见宝玉在那里坐着,也不起来让坐,只瞅着嘻嘻的傻笑。黛玉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然后,“那黛玉也就站起来,瞅着宝玉只管笑,只管点头儿。” 好一个黛玉,当视为生命的爱情破灭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此刻,她越是点头微笑,我们越能懂得她内心的悲痛,她已经悲伤到没有悲伤了。这是一个经历了人世间大欢乐大愉悦之后看破尘世只求速死的人的笑;一个经过大惊、大怒、大悲、大愤之后对人生完全绝望的人冷静的笑。

作者在这里以“喜”的情态写出了“悲”的本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红楼梦》中,反常手法还常用于与“笑”相对立的“哭”的描写。

如18回中,贾妃省亲,这本是一桩荣耀之至欢乐之至的大喜事。按照常理,祖孙也好,母女也好,骨肉久别,应是欢乐异常。可作者却一反常态,写道:“贾妃满眼垂泪” “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满心皆有许多话,但说不出,只对泣而已” 本应笑语不断的欢聚喜剧,却变成凄凄惨惨戚戚的生离死别般的哭诉悲剧。

此情此景,令人回味无穷。身为贵妃,世人眼中荣耀之至,却不知幽居深宫,伴君如伴虎,宫廷内争权夺宠相互倾轧,时闻腥风血雨。作者正以这喜极涕零、以悲写喜的反常手法,写出了元春的悲剧,这是大观园中青春少女的另一种悲剧。

(五)、特点法  在这个方法里,快准狠是关键。要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看哭了许多人,文中那些“蹒跚”“慢慢探身下去”“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把一个老父亲的形象传了神,这些便是一位年迈的父亲专有的特点描述,最后不仅他的泪“流下来”了,读者的泪也流下来了。 

  (六)、共显法  描写同一场面下各种人不同的动作,他们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共显法有其特殊性,注意它是与对比法不同的,共显法适用范围更加精准,对时间、场景都有要求,同时效果也更明显。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红楼梦》

王夫人的动作,黛玉的动作,以及一些路人甲的动作糅合在一起,各自的心思、考量,以及当下人物特征都活灵活现,共显的效果让人难以忘怀。2022-07-02
cdw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5-07 06:51: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武汉誉祥科技 曾小雨“哈佛女孩”成长之路

    曾小雨的“哈佛女孩”成长之路始于对阅读的热爱,这种热爱驱使她自学英语。从小学起,她就完成了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的阅读。初中的她对欧美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不等待翻译版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她毅然购买了英文原版并投入阅读,尽管面临...

  •  文暄生活科普 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启蒙的重要启示

    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为英语启蒙提供了关键启示,强调了词汇输入、可理解性输入原则以及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01 研究表明,儿童在四岁前听到的词汇量差距高达3000万字,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未来成就,家长应注重日常交流中的词汇输入,如遵循TPR理论进行肢体动作配合的日常对话。

  •  翡希信息咨询 顶尖·小学生必读成才故事:文学家卷目录

    鲁迅:文学巨匠的成长之路,对联技艺的高超展现 郭沫若:少年奇才的文学启蒙,偷桃少年与对联才华 林语堂:八岁写书的文学童星,幼年启程的文学之路 茅盾:学生时代的文学斗士,坚持与勇气铸就的文学不朽 老舍:作文高手的真实情感,笔尖流露的文学魅力 冰心:明智选择下的文学探索,智慧与才华开辟的新天地 沈...

  •  翡希信息咨询 朝花夕拾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 一、温馨回忆与深刻反思 在浩瀚的书海中,《朝花夕拾》如同一股清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这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更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反思。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童年的欢笑与无奈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成长的少年,如何逐渐觉醒,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

  •  一袭可爱风1718 【快速阅读273/300】《如何阅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1、增加词汇量和构建高度复杂的语言模式2、建立关联的能力(也就是“阅读理解力”) 3、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孩子对故事的热爱,远比教会他具体的阅读技巧更重要。如果孩子想要在他的一生之中持之以恒地阅读,那他就必须热爱阅读。 4、故事是传播真理的重要载体。 5、神奇药片,毋庸置疑——为孩子朗读。 第五章培养...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