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戊,己,一直到癸
甲,乙,丙,丁之后,即为戊,己,庚,辛。按此顺序,庚之后为壬,壬之后为癸。至此,十天干已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也悉数完成。子后为丑,丑后为寅,寅后为卯,如此类推。十二地支与十天干搭配,形成了六十甲子,循环往复,以纪年、纪月、纪日。
后面是: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甲乙丙丁是天干,用来编排年分和日期,创造日期为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2697)年。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
天干地支配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甲乙丙丁后面是戊己庚辛壬癸。这是天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就跟现在的一二三四一样,主要用于天文历法。天干一共10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使用。2、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