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为[wù]的汉字“兀”,有以下含义:形容山势高而上平,秃顶的样子,也可以指高高地突起。2. 在元曲中,“兀”用作发语词,表达不同的语气,如疑问、肯定或强调。3. 常见的组词有“突兀”,形容事物出现得突然、意外,或者形容地势高耸突出。4. 在句子中,王玉民少林寺对外联络官提到少林寺...
姓氏“π(兀)”的读音是wù。拼音为wù。“兀”字有多个含义:1. 高而上平,形容形状如秃山,泛指秃顶:~鹫。“蜀山~,阿房出。”2.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
1、兀拼音 wù 、 wū 2、释义:兀[ wù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兀[ wū ]〔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
“兀”字的注音符号为“ng”,它代表了一个后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发音体震动,气流从鼻腔通过。因此,“兀”的拼音为“wū”。在实际使用中,“兀”多用于描述山峰或突出的物体,如“兀立”。“广”字的注音符号为“gn”,它代表了一个平舌音加鼻音的组合。...
1、"兀"字的正确读音是"wù"。2、"兀"字的拼音有"wù"和"wū",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3、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兀"最初与"元"是同一个字,都代表一个突出头部的人形。本义是指人的头部。4、为了强调"人"上面的"首",后来在上面加了一横,形成了"元"字,从而分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