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汉语拼音以前,中国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 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毕,音必""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较大的局限性:...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
原来没有拼音字母的时候,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现在的拼音是建国以后用英文字母改写的,原来也有拼音,新华字典上就应该有
然而,汉语拼音出现的历史却很晚。直到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第60次全体会议才通过了《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这在当时是“汉字拉丁化”的一项初步工作,但后来发现拉丁化并不适合汉语,因此成为了汉字的一种辅音工具。二丶注意音标 当时由于其与苏联的特殊关系,拼音方案甚至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