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áo 蛲 【解释】1.〔~虫〕寄生在大肠里的一种蠕形动物,长约一厘米,白色,纺锤形,常爬出肛门,多由水或食物传染。2.(蛲)【组词】1.蛲虫 [ náo chóng ]【解释】寄生虫名。 也称人蛲虫。体小,色白,像线头。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部和大肠里。雌虫于夜晚爬至肛门处产卵,患者常...
1. 蛲字的拼音是[náo],不是[nào]。2. 蛲是一种寄生在大肠里的蠕形动物,常见于水或食物中。3. 蛲虫是一种寄生虫,也称人蛲虫,体小、色白,常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部和大肠里。4. 雌蛲虫会在夜晚爬至肛门处产卵,导致患者感到肛门奇痒,可能引发蛲虫病。5. 蛲动的含义是蠕动,常用来形容虫...
蛲 拼 音 náo 部 首 虫 笔 画 12 五 行 火 五 笔 JATQ 基本释义 1.〔~虫〕寄生在大肠里的一种蠕形动物,长约一厘米,白色,纺锤形,常爬出肛门,多由水或食物传染。2.(蛲)相关组词 蛲动 蛲蛔 跂蛲 蛲瘕 蛲虫 蚑蛲 蛲蛔之死 蚑行蛲动 ...
蛲的读音是náo。以下是关于“蛲”的详细解读:读音:蛲读作náo,音调为第二声。字义:蛲是一种寄生虫,身体很小且呈白色,形状像线头。它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部和大肠里,雌虫常常从肛门爬出来产卵。患者通常会感到肛门奇痒,并可能出现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康熙字典记载:在《康熙字典》中,蛲的音...
1、蛲的读音是:náo。2、蛲,寄生虫,身体很小,白色,像线头。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部和大肠里,雌虫常从肛门爬出来产卵。患者常觉肛门奇痒,并有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3、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音饶。《说文》腹中短虫也。《关尹子·六七篇》我之一身,内变蛲蛔,外烝蝨蚤。《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