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将声母和韵母快速拼接,加入声调形成音节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普通话音节构成规律,需注意声母轻短、韵母重的原则,两音结合时需迅猛。拼音时,要记住声母与韵母的搭配规则:声母n及零声母可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相拼;f、g、k、h、zh、ch、r、z、c、s则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相拼;j、...
汉语拼音的诞生,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拼音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从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最终在近代逐渐完善并普及。早在明清两代,西方传教士尝试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目的旨在方便外国人学习汉语。然而,这种尝试并未得到广泛推广。1840年后,随着外国传教士的持续探索...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
2. 拼音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将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形成一个音节的过程。3. 汉语拼音不仅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而且在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4. 在拼音时,需要将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来单独发音;...
汉语拼音的发明灵感源自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发起的汉语拉丁化运动,借鉴了我国古代的反切注音法。民国时期,王云五先生参与编撰了注音字母,成为汉语拼音的前身。解放区时期,徐特立主持文化工作,组织编纂了汉语拼音。其基本方法是将注音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由此,汉语拼音的形成涵盖了历史背景、创新借鉴以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