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乌江 唐代: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咏史(九年十一月作)唐代:白居易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 闲卧白云歌紫芝。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咏史 宋代:吴氏 六贵...
咏史诗正体与变体的关系具体如下:一、简述 魏晋时期,咏史诗在诗体上经历了“正体”和“变体”的两大分流,在单纯咏史且只咏一事的“正体”咏史诗之外出现了咏史与咏怀相结合且不限一人一事的“变体”咏史诗。这两种体式的咏史诗在咏史诗的发展道路上并行不悖且互有促进,是魏晋咏史诗发展史的一大...
1、《 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2、《 咏史 》唐·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3、《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
一、《锦瑟》这首诗以锦瑟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诗中提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而“望帝春心托杜鹃”,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整首诗将历史、哲学和爱情相互交织,展现出李商隐咏史诗的特点。二、《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这首诗以楚王宫为背景,讲述了楚王荒淫误国...
“李斯何事忘南归”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李斯何事忘南归”全诗 《咏史诗》唐代 胡曾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咏史诗》胡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史诗·上蔡》是胡曾创作的一首唐诗,描写了上蔡东门的景象以及李斯的事迹。下面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