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意思是指十四到十六世纪骚扰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他们被称为“倭寇”的原因主要与他们的活动特点和文化背景有关。以下是 一、倭寇的基本含义 倭寇,主要是指十四到十六世纪期间,来自日本的海盗团伙。这些团伙常常集结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劫掠等活动。他们不仅在海上活动,还时常登陆沿海...
所谓“倭寇”一辞的由来,是从‘高句丽广开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记载“日寇○○(某地名)”而来,在此“寇”当动词,即“日本侵略 (某地名)”之意,而之后“倭寇”二字作为名词独立,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另一方面,在16世纪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出兵、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里,两国的人...
倭寇,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
倭寇,这个词源于历史,特指在明朝末期活跃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和武士。"倭"源于汉语,本意为矮小,而"寇"则代表贼寇,合在一起便形象地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这些日本人因身材相对较矮,且常常对中国进行侵略和骚扰,尤其是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混乱,因此被明朝人民冠以"倭寇"之名。这段历史时期,...
1、倭寇[wō kòu]:14-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在日本国内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浪人,到海上走私、抢劫。2、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中国江、浙、闽受害最大。沿海人民奋起抗倭,明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征战多年,至16世纪60年代中才平定倭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