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藉的拼音

蕴藉的拼音是“yùn jiè”。1、词语“蕴藉”的起源 蕴藉一词起源于中国古典文学,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字面含义是隐藏、含蓄,而深层含义则是指言辞、文章中含有的深意和美感。2、词语“蕴藉”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蕴藉...
蕴藉的拼音
蕴藉的拼音是“yùn jiè”。

1、词语“蕴藉”的起源
蕴藉一词起源于中国古典文学,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字面含义是隐藏、含蓄,而深层含义则是指言辞、文章中含有的深意和美感。
2、词语“蕴藉”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蕴藉”一词逐渐从文学评论用语扩展到日常用语,意义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在宋代,“蕴藉”开始被广泛用于形容诗歌的风格和内涵,强调诗意的深远、含蓄。后来,这个词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性格、言谈举止,表示一个人内敛而不张扬,含蓄而不显露。
3、词语“蕴藉”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蕴藉”被视为一种美德和修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不过分张扬,也不卑微自抑。在人际关系中,“蕴藉”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意图,更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蕴藉的造句
1、伯伯说话蕴藉,从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总是含蓄地暗示着。
2、这篇文章蕴藉深厚,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深沉与感慨。
3、阿姨的笑容蕴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深情,让人感到温暖而亲切。
4、小唐的言辞蕴藉,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
5、老苏的表演蕴藉内敛,没有过多的动作和言语,却能够深深打动观众的心灵。

6、这幅画作色彩蕴藉,笔触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叔叔的诗歌语言蕴藉,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美妙。
8、爸爸的性格蕴藉温润,总是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9、这位作者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创意和深刻的思考,每一句话都显得蕴藉有力。
10、在那个宁静的夜晚,老师听着音乐,沉浸在深深的思绪中,表情显得格外蕴藉。
2024-01-18
cdw 阅读 68 次 更新于 2025-05-06 15:54: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代教育科技知识库 蕴藉是什么意思

    拼音:yùnjiè。注音:ㄩㄣˋㄐ一ㄝˋ。结构:蕴(上下结构)藉(上下结构)。造句:1、她的平喉,别具一种沉雄苍郁、丰满浑厚的韵致,而且能在高音区相当潇洒地行腔,高亢激越而透露出典雅蕴藉的神髓,令在场人士听出“耳油”。2、只要我们跳出了鄙视晚唐诗风的评价模式,那么删去此诗的末二句,全诗...

  • 蕴藉读音是yùn jiè 释义:蕴藉 [yùn jiè]生词本 基本释义 1.含而不露 2.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后汉书.恒荣传》 3.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

  •  倍领趣闻 风流蕴藉

    风流蕴藉拼音[ fēng li wēn ji ]风流蕴藉的意思 1.形容人风雅潇洒,温文含蓄。《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 王 氏九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少年风流蕴藉,遂与 吴 大相爱悦。 清 汪琬 《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盖...

  • 拼音:yùnjiè。注音:ㄩㄣˋㄐ一ㄝˋ。结构:蕴(上下结构)藉(上下结构)。【蕴藉 yùn jiè】:含蓄而不显露:蕴藉隽永|文采蕴藉。近义词:含蓄 相似词:藉藉无名 蕴酿 蕴蓄 意蕴 底蕴 蕴藏 蕴涵 蕴含。造句:近百年来,吴士大夫以风流蕴藉称者,首推吴文定。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

  • 拼音:wèi jiè bǔ ruì tān zhàng shuò biān fú bà yīng 慰---藉-卜--锐--滩---帐---烁---蝙---蝠-霸--鹰 组词;慰---欣慰、 宽慰、 安慰、 告慰、 快慰、 劝慰、 开慰、 慰解、藉---蕴藉、 狼藉、 藉口、 藉词、 藉助、 耕藉、 酝藉、卜--...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