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dùn,汉语二级字,读作dùn,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迁移、离去;引申有逃跑、隐匿、回避、欺骗等意义。《易》卦名多将“遁”写作“遯”,“遯”音义同“遁”。遁,形声字。从辵,盾声。盾或以为像执盾以蔽目形。遁本义为迁移、离去。《说文》:“遁,迁也。逃也。”《诗·小雅·...
遁 拼音: dùn, 笔划: 12 部首: 辶 部首笔划: 3 基本解释:--- 遁 dùn 逃避,躲闪:遁去。遁辞。遁世。遁北。隐,消失:遁迹。遁隐。逃 笔画数:12;部首:辶;笔顺编号:331225111454 详细解释:--- 遁 遯 dùn 【动】(形声。从辵(chuò),盾声。
这个字的读音是“dun”,准确的拼音标注为“dùn”。它主要的意思是逃离或躲避,如在特定情境下使用“尿遁”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某人借尿急之机逃离现场的行为。在古代文献中,这个字还出现在诸如“奇门遁甲”这样的成语里,意指运用神秘的占卜方法来逃避危险或隐匿行踪。“奇门遁甲”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
【拼音】dùn 【解释】本义为迁移、离去;引申有逃跑、隐匿、回避、欺骗等意义。【出处】东汉 许慎《说文》:遁,迁也。【释义】遁,逃避的意思。【近义词】逃 遁组词 :遁辞、遁世、遁迹、遁词、逃遁、遁名匿迹 遁迹 【拼音】[ dùn jì ]【解释】(书)(动)逃避人世;隐居。【出处】《世说新...
夬 ( guài ) 、 乾 ( qián )、 姤 ( gòu )、 遁 ( dùn )否 ( pǐ )、 观 ( guān )、 剥 ( bō )、坤 ( kū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