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字详解:一、详细信息:拼音:mǎo 部首:卩 笔画:1、地支的第四位。2、卯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五点到七点。3、木器部件接连的地方。凸起的部分叫榫(sǔn)头;插入榫头的凹入部分叫卯眼。相关组词:1、卯眼 [mǎo yǎn]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凿个~儿。2...
榫,拼音:sǔn,声母是s,韵母是ǔn,读作第3声。卯,拼音:mǎo,声母是m,韵母是ǎo,读作第3声。释义: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
卯的拼音为[mǎo],它最初的含义是剖分,随后这个词汇被引申为殷商用牲方式的一种。卯还用来指代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这是一种传统的木工技艺。同时,卯在古汉语中也被用作十二地支的第四位,与十二生肖中的“兔”相对应。在五行理论中,卯属于“木”,代表着生长和蓬勃的生机。此外,卯也用于旧...
卯 拼音:mǎo 五笔:QTBH 部首:卩部 笔画:5笔 某些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