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 shuò (1)生,出现 [bear]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2)每月初省视 [visit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on]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读音 【汉字】朔 【拼音】shuò 《康熙字典》《辰集上》《月字部》 ·朔〔古文〕《唐韵...
● 朔 shuò ㄕㄨㄛˋ1. 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朔日”和“望日”)。2. 始:“皆从其~”。3. 北方:~方。~漠(北方沙漠地带)。~气。~土。
朔(拼音:shuò)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战国金文,阴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天文观测进步后,人们通过观测日的视运动来计算“朔”。每月农历初一,月球恰好运行到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这时的月相叫“朔”...
朔月读音:shuò yuè 词语释义:月朔。指旧历每月初一。注释:旧历:农历。初一:1.第一,最先。2.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3.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月朔:1.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2.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扩展:■ 朔组词 阳朔、东方朔、扑...
读音:朔的读音为shuò,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字义和引申:朔字最初与新月初现相关,阴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由此,“朔”也引申出“初始”等义。又因为朔日时月球恰好运行到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所以“朔”也引申出“幽暗”之义。后来,人们还把“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