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拼音:n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隐藏,后引申为隐瞒。详细释义 匿nì。〈动〉。(形声。从匚(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同本义。匿,亡也。——《说文》。匿,藏也。——《广雅》。瑾瑜匿瑕。——《左传•...
nì 声母是n,韵母是ì,声调是四声。简体部首匚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0画 繁体部首匸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1画 释义:隐藏,躲藏。
“匿”字读:nì。部首:匚(fāng),笔画:10画。基本意义有隐藏、躲藏等。释义 1、隐藏,躲藏;暗暗地 :隐~、藏~、~情、过举不~。2、假借为“慝”。恶,坏:常令不审,则百~胜、~留、~控。组词 匿名[nì míng]释义:不露身份、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例句:为了不至于招惹不必...
匿并不是多音字,只有一种读音,读音为nì。匿,拼音n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隐藏,后引申为隐瞒。会意兼形声字。形声,从匚(xǐ),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是指隐藏,躲藏。若也兼表声。商代金文“匿”字从匚、若声,“若”像跪坐之人双手...
1、匿的笔顺读写:横、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竖折/竖弯。2、匿(拼音:n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隐藏,后引申为隐瞒。3、组词:匿笑、匿名、匿迹、藏匿、逃匿、匿名信、匿藏、销声匿迹、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