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眼睛吹胡子、目乱睛迷、通睛、鼓眼努睛、猫睛、目睛、眼睛珠、鼓睛暴眼、瞳睛、眼不回睛、青睛、张睛、重睛、凝睛、
眼睛的睛怎么组词?最少三个?
眼睛的“睛”可以组词为:画龙点睛、目不转睛、点睛之笔、火眼金睛、吹胡子瞪眼睛。
1、画龙点睛:
读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例句:好对联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画龙点睛之妙。
2、目不转睛:
读音:mù bù zhuǎn jīng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例句:林林总总的商品令他目不转睛。
3、点睛之笔:
读音:diǎn jīng zhī bǐ
解释: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4、火眼金睛:
读音:huǒ yǎn jīn jīng
解释: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例句:任何妖魔鬼怪也逃不脱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
2018-03-31
火眼金睛、眼睛、
画龙点睛、点睛、目不转睛、龙睛鱼、
龙睛、点睛之笔、擦亮眼睛、
定睛、猫睛石、
闭塞眼睛捉麻雀、龙睛凤颈、偷睛、
金睛、眼睛发白、转睛、吹胡子瞪眼睛、
金刚眼睛、眼睛头、
瞪眼睛吹胡子、目乱睛迷、
通睛、鼓眼努睛、猫睛、目睛、
眼睛珠、鼓睛暴眼、瞳睛、
眼不回睛、青睛、张睛、重睛、凝睛、2013-09-11
点睛
[diǎn jīng]
画龙点睛的略语:~之笔。
猫睛
[māo jīng]
亦称“猫睛石”。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是著名的装饰宝石。
偷睛
[tōu jīng]
犹偷眼。
守睛
[shǒu jīng]
见“守精”。
鹘睛
[hú jīng]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悍睛
[hàn jīng]
睁大突出的眼睛。悍,通“睅”。2019-08-16
点睛之笔
画龙点睛
火眼金睛
目不转睛2013-09-11
“睛”字的组词:
1.
转睛[zhuǎn
jīng]:转动眼珠。
2.
凝睛[níng
jīng]:目不转睛。
3.
偷睛[tōu
jīng]:犹偷眼。
4.
猫睛[māo
jīng]:亦称“猫睛石”。 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是著名的装饰宝石。
5.
悍睛[hàn
jīng]:睁大突出的眼睛。悍,通“ 睅 ”。
6.
晴的读音[jīng]
7.
释义:
1.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淮南子·主术》
又如: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
3.
眼睛
那行者睁睛看处,真个的背在身上。——《西游记》
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明·
陆采《明珠记》
4.
视力
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