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古人如何学习汉字读音

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古人学习汉字读音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直音。就是用一个常见字来标注生字的读音。例如:莅(读力)澹(读淡)。二是反切。用前一个字的声与后一个字的韵组合成这个字的读音。例如:淖,拿冒切。
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古人如何学习汉字读音
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古人学习汉字读音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直音。就是用一个常见字来标注生字的读音。例如:莅(读力)澹(读淡)。二是反切。用前一个字的声与后一个字的韵组合成这个字的读音。例如:淖,拿冒切。2018-06-11
cdw 阅读 45 次 更新于 2025-05-05 19:31: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宸辰游艺策划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常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

  •  湖北倍领科技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在没有拼音的古代,中国人通过直音法和反切法记录汉字读音。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注音,例如“箱,读如香”。直音法虽然简单,但也存在局限。如果连同音字也不认识,则无法注音。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汉字仍需口传。随着声韵分开意识的形成,反切法应运而生。反切法使用两个字注一个音,如“夸,苦瓜切”。

  • 1、反切法:使用两个汉字标注一个汉字的发音,第一个汉字表示声母,第二个汉字表示韵母和声调。通过反切法,可以推断出一个汉字的发音。2、韵书:古代的韵书是一种按韵部排列汉字并标注发音的字典。韵书的使用帮助人们学习汉字的发音。3、口头传授:许多学者和文人通过口头传授学习汉字发音。模仿老师的发音...

  • 1、直音。直音产生于汉代末年,即以读音相同的较为简单的字来为生僻字注音,比如以"和"为"龢"标音。这种方法操作很是便捷,只要能找到相同的字就行,不过这也正是它的局限所在,毕竟并非所有字都能找到同音字,即便找到同音字,可能此字同样比较生僻,难以识读。2、读若 同样是以一个大家普遍认...

  •  ′妆雪雪ㄟ0nIb 古时候的人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是如何学习汉字发音的呢?

    古人因为没有拼音文字,用两个汉字来注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 韵母和声调。例如:酒子酉切。子声母为精母,酉韵母为有韵,声调为上声,故酒精声酉韵上声。因为古代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普通话把当时的反切发音出来。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组词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