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yè,是第四声。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一、基本字义1、拜见:谒见。拜谒。进谒。2、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3、请求:谒归。谒医。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5、掌管晋见的近待。二、相关词语解释1、谒文[yè wé...
谒的读音是什么
谒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yè,是第四声。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
一、基本字义1、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2、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3、请求:谒归。谒医。
4、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5、掌管晋见的近待。
二、相关词语解释1、谒文[yè wén] 文体的一种,类似祭文。
2、谒禁[yè jìn] 禁止接见请托者之条令。
3、谒辞[yè cí] 莅任前晋谒辞行。
4、晋谒[jìn yè] 敬辞。进见地位高的或辈分高的人。谒(yè)。
5、参谒[cān yè] 进见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像、陵墓等:~黄帝陵。
三、起源谒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便假装“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释名》曰:“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
这“诣”就是汉代的名片。1984年在安徽马鞍山发现的东吴将军朱然墓中出土了三枚谒。这三枚谒是用木片做成的,长24.8厘米,合汉代1尺,宽9 .5厘米,厚3.4厘米。
谒面顶部中央写一个“谒”字,右边直行墨书:“□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扬朱然再拜”,谒面有一大片空白,这就是书写贺礼钱数的地方。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