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范文

《海燕》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 初步了解作者高尔基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课文语言,掌握象征、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讨论,加深对...
《海燕》教学设计范文
《海燕》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 初步了解作者高尔基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课文语言,掌握象征、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设想 通过反复朗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 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四、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高尔基、《海燕》的写作时代背景及其他相关资料。 准备课件:包括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通过《日》、《月》两篇短文的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通过日常事物表达的情感,进而引入高尔基的《海燕》,感受特定历史时代的激情。2. 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检查学生对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的整理情况,要求学生做好笔记。3. 朗读环节:进行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听录音带朗读和齐声朗读,强调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4. 探讨感知环节:教师引导设疑,如联系课文背景思考海燕的特点及作者通过海燕表达的情感态度,归结出海燕的形象和象征意义。5. 练习与研讨环节:进行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及对文本中问题的探讨。
第二课时1.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课文中的象征、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的理解。2. 朗读与讨论:通过朗读和讨论,探讨象征意义、分析暴风雨来临前大海上的惊心动魄场面以及欣赏抒情方式。3. 教师小结:分析直接和间接抒情方式,强调通过描绘和议论来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4. 课文总结:概括课文内容,分析艺术特色,强调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手法的运用。5. 拓展延伸:拟写一篇发言稿,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主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敢、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海燕》这篇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025-05-04
cdw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7-18 09:45: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范例范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