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水为师这个话题怎么写?

有水则城兴,无水则城亡。城市常常处在江河的下游,水像善良的母亲滋养了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S市城市水系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S市采取了诸多举措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无论是对于水系的绿化管护,还是对河两岸...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水为师这个话题怎么写?
以水为师
水无处不在却千变万化,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虽柔弱但能以柔克刚。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水为师,方能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有水则城兴,无水则城亡。城市常常处在江河的下游,水像善良的母亲滋养了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S市城市水系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S市采取了诸多举措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无论是对于水系的绿化管护,还是对河两岸绿化水平的提升;无论是实施让河沿线靓起来的亮化工程,还是大力完善服务设施满足市民需求的便民提质工程,无一不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城市水系的建设,让人类认识到了“有水则城兴”的重要性,提升了人类的智慧。
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仁。“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类似的关于水的名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历代的文人雅士对于水都有特殊的感情。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也是有其古老传统的,尤其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水以它的柔顺性,让我们中国人学会了等待、忍耐和耐心,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人良好的形象。水以它的包容性,让我们学会了对待任何人和事都要有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水以它的中庸之道,让我们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水这一意象,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性格多维度的彰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品性与情操。由此可见,以水为师,向水学习的重要性。
师从善动之水,可以仁智兼备。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意思是说智者乐于像水一样,仁者乐于像山一样,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其实无论是智者也好、仁者也罢,都是乐水的。G市某些区县实施的“水生态+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更在保持青山绿水的同时助推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使当地的百姓增加了收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G市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利用了当地的水资源,真正实现了“秋水长天、水美中国”。城市的建设者就像孔子笔下的智者和仁者一样,不仅乐水、合理利用了水,更是将水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实现了智慧和情操的统一。
水以它的无私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它所能给予我们的一切,也给予了我们幸福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向水学习,以水为师,学习水的美德、学习水的精神品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仁智的相得益彰,实现中华民族的血脉延续。
仅供参考。2017-11-21
cdw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09 02:0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华图教育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水为师?

    因此,以水为师,学习水的包容,用包容之心丰富文化形态已成现实之需。以水为师,习之变化,优化城市管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总在变化中存在。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各种新的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各种新的管理难题也随之而来,而这些新出现的事物拷问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倒逼政府创新管理体...

  • 水这一意象,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性格多维度的彰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品性与情操。由此可见,以水为师,向水学习的重要性。师从善动之水,可以仁智兼备。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意思是说智者乐于像水一样,仁者乐于像山一样,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

  •  成败的龙923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漂亮的文章结尾

    助力我们驶向幸福彼岸(个性化比喻表达)。只有以水为师,才能开放包容,回归简单,才能为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指明方向(意义)。让我们以水为师,仁智兼备,打开经济发展新局面,共创家园美好未来(升华)。

  • 8、以传承水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天然水资源优势。9、修建基础公共设施,丰富文化生活,扭转社会风气(修建老年文化广场。利用三级配套资金打造水磨文化广 场,打造人造草坪球场,历史文化艺术墙)。10、建成烽火夕照长城墙,山神庙观景平台和小游园,恢复...

  •  中公星星星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开头结尾怎么写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结尾例子 1.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范例范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