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汉语一级字,读作mèng或míng,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照也”,后延伸出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含义。一、汉字源流:明,会意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明”字(图A1)由“日”“夕(月)”组成,表示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之意。后期...
眀和明没有区别,“眀”古同“明”,具体释义如下:读音:míng 表达意思:通晓;使通晓;昭示、彰显;发亮;光亮的;清晰的;聪慧、悟性很高;公开的、显露的;才德高显的;磊落的;时序在后的;视觉、目力;神灵。词性:通常在句中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和形容词。例句:严明的纪律是顺利开展...
明白 [ míng bai ]míng:声母m,韵母ing,读第二声。bai:声母b,韵母ai,读轻声。基本释义:1、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他讲得十分~。2、公开的;不含糊的:有意见就~提出来。3、聪明;懂道理:他是个~人,不用多说就知道。4、知道;了解:~其中的奥妙。
2、明,汉语一级字,读作mèng或míng,最早见于甲骨文。3、近义词:亮。4、反义词:暗,灭。5、“明”为谜底的谜语:一黑一白一阴一阳(打一字);一对明月,同升同落(打一汉字);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打一汉字)。
1、明五行:水;2、明,汉语一级字,读作mèng或míng,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照也”,后延伸出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含义。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