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然而,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较之贷前和贷中环节明显不足,屡次在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被批评,管理薄弱,流于形式。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
贷后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大金融机构相继建立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特别是资产业务风险管理,通过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降低了信贷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然而,在贷后管理环节,执行效果较之贷前和贷中环节明显不足,屡次在检查和审计报告中被批评,管理薄弱,流于形式。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理念导致“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长期存在。在追求快速增长的年代,业务考核指标逐年增加,使得银行的工作重心偏向新业务推广、新客户拓展及新增贷款投放。相比之下,贷后管理及风控管理相对削弱,形成了重贷轻管的思维模式。

其次,岗位职责设置约束力不足。贷后管理主要由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客户经理承担主要职责。由于监督机制不强,客户经理容易出现不尽职或渎职行为。部分银行实行了“管贷分离”的信贷经理制,但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佳,信贷经理与客户经理归属同一业务线,面临业务考核压力,难以有效发现并披露问题。

再次,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不足。传统的贷后管理制度多为大中型客户的一套流程,缺乏差异化管理指导。尽管部分银行提出了差异化管理的思路,但在操作流程和配套系统方面执行效果不佳,且信贷产品管理与贷后制度衔接不畅,导致部分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激励约束机制缺失也是重要问题。经营机构的绩效考核以业务发展为主,导致贷后管理成为被动工作。对客户经理及贷后岗位人员的约束激励机制缺乏,贷后管理过程中的绩效激励和负激励不足,问题出现后才启动问责处罚,贷后“干好干坏一个样”。

此外,贷后管理与贷前申报、贷中审批环节衔接不足。贷后检查“查而不纠”的现象难以根除,缺乏与信贷投放环节的有效衔接,无法通过限制业务申报、控制贷款支用等措施督促整改,使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为改进贷后管理工作,以下几点思考至关重要:

转变经营理念,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的大背景下,应重视存量客户管理,将贷后管理作为提升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尽职的贷后管理不仅能预警风险,降低风险成本,还能挖掘存量价值,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规章制度,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形成标准化检查模板。针对小微企业客户,探索贷后管理外包模式,通过外包降低管理成本,强化独立监督作用。

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设立独立的信贷管理部门,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职能,确保贷后管理的有效执行。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加强与经营业绩挂钩,提高岗位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

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将贷后管理纳入经营机构绩效考核,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比重,与贷后管理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挂钩,实施“尽职免责”原则。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指标,共享绩效,确保贷后管理高效执行。

加强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建立联动机制,利用授信审查机制审核贷后工作质量,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督促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隐患。2024-10-26
cdw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9-06 19:09: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报告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