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文如下:一、预案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目的:为应对水、旱灾害,确保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轻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包括但不限于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
乡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文
乡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文如下:
一、预案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目的:为应对水、旱灾害,确保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轻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包括但不限于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集镇防洪以及供水危机等自然灾害。二、工作目标
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不倒一坝,不溃一堤,不损一站,不死一人。三、基本原则
立足预防,主动防范: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加强工作督查,确保责任落实。科学调度,保障安全:科学合理安排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果断处置,全力抢险: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响应,全力抢险救灾。四、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分工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成员单位及职责:镇长、副镇长:担任指挥部领导职务,负责全面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共同应对灾害。如镇派出所负责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镇民政办负责灾后救助工作等。其他部门与单位:国土资源所、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环保站、卫生院、中学、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内承担防汛抗旱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责任。五、预警与监测
山洪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山洪灾害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向周边群众报警。干旱灾害监测网络:建立干旱灾害监测网络,随时掌握旱情灾情,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六、应急处置措施
防洪排涝:组织力量进行防洪排涝工作,确保河道畅通,防止溃堤、溃坝等灾害发生。抗旱工程管理:加强抗旱工程管理,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灾后救助: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灾后救助工作,核查灾情,发布信息,管理救灾款物,组织捐赠等。七、保障措施
经费保障:财政所负责防汛抗旱经费预算,审核下拨经费,监督使用。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防汛抗旱物资,确保应急处置时能够及时调用。队伍保障:组建专业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以上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以及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水、旱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