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陟罚臧否 【近义词】赏罚分明 【拼音】: zhì fá zāng pǐ 【解释】: 赏罚褒贬。【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举例造句】: 郡邑守令仰望风采,陟罚臧否,在其一言。 ★章炳麟《革命道德论》
陟:提升;罚:处罚;臧:表扬,褒奖;否:批评。发音: zhì fá zāng pǐ 同义词是赏罚分明,常作主语、宾语或是用于书面语。见于《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翻译为: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否,恶。陟罚臧否,泛指对下级的奖罚或提拔,赏罚褒贬。同义词是赏罚分明,常作主语、宾语或是用于书面语。
词目:陟罚臧否发音: zhì fá zāng pǐ注音:ㄓㄧˋ ㄈㄚˊ ㄗㄤ ㄆㄧˇ同义词:赏罚分明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陟(zhì):鼓励。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臧,善;否,恶。陟罚臧否,泛指对下级的奖罚或提拔,赏罚褒贬。
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 三、讲读第3—5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此皆良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