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字的拼音

色(拼音:sè、shǎ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其基本义表示脸上的神情、气色,特指愤怒的神情,引申泛指物体的色彩,再引申为景象、情景,还引申指种类。在古代“色”又专指女子貌美,...
色字的拼音
色字的拼音是【sè】
色(拼音:sè、shǎ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其基本义表示脸上的神情、气色,特指愤怒的神情,引申泛指物体的色彩,再引申为景象、情景,还引申指种类。在古代“色”又专指女子貌美,由此引申为情欲。

“色”还为佛教用于,指精神以外的能感触到的东西。“色”文读读sè,白读读shǎi。颜色指色彩时,色读sè;指颜料时,色读shǎi。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色”字的本义指“颜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脸色”。
汉字“色”,小篆写作图5。《说文解字》说色字“从人,从卩”。杨树达先生认为:“人之节概表见于颜色,故色从人从卩(按:卩,古同“节”)”“卩”表示相合,这里是说人的表情都直接在脸部表露出来。
徐中舒先生则认为《说文解字》的说法有误,汉字“色”当是“从人为从刀之误”,“颜气乃借义”。此外,马叙伦先生认为《说文》古文“𢒸”,“从颜省,从疑省声”,应是“颜”的转注字。
“色”的造字本义究竟是“从人从刀”表示“断绝”之义,为“绝”字的初文,还是“从人从卪”表示“颜气(颜色)”,还没有定论。在早期的文献记载中,汉字“色”表断绝义的用例少见,多数学者倾向于采纳许慎《说文解字》的“颜气(颜色)”说。
色字习见于战国楚竹简,“卩”形多有省变。色字早期形体从爪在卩左侧,战国楚简色字已有讹为从“刀”形者,但秦简中仍有从爪者,不过已在右上,失去会意意味。从秦简开始,色字上部已大多讹为从刀形,汉隶皆如此形体,为楷书所继承。

在古代汉语里,“色”字单用时,常见的词义有两类。一类是指脸色、神情,与许慎的释义相同。如《论语·颜渊》:“察言而观色”。此外,还引申出“生气、变脸、惊惧、怒色”等义项,如《公羊传·哀公六年》:“皆色然而骇”。
另一类则是指色彩。如《论语·乡党》:“色恶不食”,“色”在此处指的就是食物的颜色。《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这里的“色”也指颜色。古代女子常在脸上涂脂抹粉,把自己打扮得更美丽动人。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因此,“色”又指美貌女子。白居易在《长恨歌》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的诗句。美貌女子自然受到男子青睐,讨得男人的欢心。因此,“色”字又引申出“情欲”之义,如“色情”“色胆包天”等。
2023-05-09
cdw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5-04 16:00: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百度网友59a6263 左边一个山,右边一个色,怎么读?

    色字的异体字,读音:sè如下图:色拼音:sè 释义:1、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脸上表现出的神奇、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4、种类:各色用品。5、品质,质量: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 “色”字拼音打法是:SE,其中声母是s,韵母是e,读作第四声。色、涩、塞、摵、璱、雭、槭、穑、洓、繬、涩、譅、濏、鎍、拺、闟、栜、穑、歰、粣、渋、蔷、啬、濇、铯、懎、琗、铯、擌、瘷、飋、歮、穯、啬、澁、轖、廧、瀒、鏼。拼音:[ sè ]释义:颜色:红色、绿色。脸上的表...

  •  达兴老师聊教育 色字在字典的哪一页啊?

    色拼音:sè 释义:1、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 色的拼音写法是sè、shǎi。一、部首 色 二、结构 上下 三、笔画 6 四、笔画顺序 撇、横钩、横折、竖、横、竖弯钩 五、释义 sè:1.面部的气色、表情。2.颜色。3.景色;景象。4.女人容貌。5.指情欲。6.品类;种类。7.物质(多指金银)的质量。shǎi:颜色(用于口语中)六、词语 sè:有...

  •  胤32 色字的偏旁是什么

    “色”字的偏旁是色 色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è]和[shǎi]组词 [sè] 颜色、色彩、色狼、色艺双绝 [shǎi] 色子(即骰子)。释义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色调。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种类:...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拼音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