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对数为八的情况也是可能的,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四方反棱柱体结构。例如,在八氟合氙酸亚硝酰中的[XeF8]2离子,以及八氰合钼(Ⅳ)阴离子[Mo(CN)8]4和八氟合锆(Ⅳ)阴离子[ZrF8]4。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分子形状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和应用。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范例
甲烷分子(CH4)是四面体结构,作为典型的AX4型分子,中心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电子对,四个氢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键角(H-C-H)为109°28'。分子形状受配位原子和孤对电子影响,氨分子(NH3)是AX3E型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与甲烷相同(sp3),分子中有四个电子云密集区,其中三个是成键电子对,另外一个是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排斥力影响着整个分子的形状,形成三角锥形。
电子对数为七的情况较少见,轨道形状为五角双锥,仅存在于不常见的化合物中,如六氟化氙,其中有一对孤电子,其构型趋向于八面体结构,因为孤对电子倾向于位于五角形的平面上。另一个例子为七氟化碘,碘没有孤电子,七个氟原子呈五角双锥状排列。
电子对数为八的情况也是可能的,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四方反棱柱体结构。例如,在八氟合氙酸亚硝酰中的[XeF8]2离子,以及八氰合钼(Ⅳ)阴离子[Mo(CN)8]4和八氟合锆(Ⅳ)阴离子[ZrF8]4。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分子形状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和应用。
扩展资料1940年美国的Sidgwick NV等人相继提出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法,该法适用于主族元素间形成的ABn型分子或离子。该理论认为,一个共价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A周围所配置的原子B(配位原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各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这些电子对在中心原子周围按尽可能互相远离的位置排布,以使彼此间的排斥能最小。所谓价层电子对,指的是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存在,增加了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影响了分子中的键角,会改变分子构型的基本类型。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