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昆曼公路贯通:作为区域间的交通动脉,昆曼公路的贯通对于完善路网、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区域交流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贸易投资合作深化:合作项目众多:自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国围绕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领域已开展多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巨大,有...
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多样性:区域内民族文化多样,如中国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
报告首先从理论层面出发,全面梳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理论框架和合作模式,旨在为理解这一区域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丰富的数据和案例,深入剖析了各成员国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实践,展示了合作的成效和挑战。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合作进展的深入分析,包括合作项目的进展、...
一、中国和泰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中泰贸易 泰国是我国在次区域最主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1998、1999、2000年中泰贸易总额为36.7、42.2、66.2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15%和56.9%。从双边贸易的商品构成看,泰国输往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大米、天然橡胶和糖等农产品,工业品所占的份额还不大,但是近年来...
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然及发展概况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是指中国云南省以及地处中半岛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总面积233.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3亿。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山川秀丽、文化底蕴雄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云南段概况云南省是中国参与澜沧江-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