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可以形容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1.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释】: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2...
有哪些成语可以形容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1.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释】: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2.自告奋勇
【拼音】: 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释】: 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3.毛遂自荐
【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释】: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4.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5.力挽狂澜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解释】: 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017-12-05
cdw 阅读 205 次 更新于 2025-05-06 09:0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释】: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2.自告奋勇 【拼音】: 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释】: 告:称说,表示。

  •  校企律说法 有用时就可以用上可以用什么成语

    3、桑土绸缪: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平时留心准备,一旦需要能直接用上;4、防患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形容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也形容平时有所准备,一旦需要就可以直接用上;5、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

  •  瘾大技术差3v3 形容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是什么成语

    挺身而出 【解释】: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自】:《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示例】:有的~,被关在拘押所里。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  Mime星痕 形容兵将平日练习,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用的成语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蓄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兵,也作“军”;用兵、用军,也作“用在”;时,也作“朝”。

  •  nofoe 只有平时积累,关键的时候就派上用处,成语怎么说

    【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造句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