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次五中241班进行的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调查报告中,调查人魏诗瑶在2011年寒假期间,对蕴华街、教堂巷、锦纶路和顺城街等地区的广告、招牌和通知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地方存在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的问题。调查过程中,魏诗瑶发现了一些明显的错字,如包子店的“咸”字多写了一撇,“丝”字...
不文明不规范语言的调查报告
在榆次五中241班进行的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调查报告中,调查人魏诗瑶在2011年寒假期间,对蕴华街、教堂巷、锦纶路和顺城街等地区的广告、招牌和通知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地方存在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的问题。
调查过程中,魏诗瑶发现了一些明显的错字,如包子店的“咸”字多写了一撇,“丝”字底部一横写成了四点水,墙壁上小广告的“喜”字士字头写成了土字头。此外,还有诸如“已”写成“己”、故意写错的“时”尚写成“食”尚、偏旁写错的“礻”与“衤”混用、简化字不规范的“停”写成“仃”、同音字混用的“纷纷扬扬”写成“纷纷杨杨”等现象。
魏诗瑶还指出,一些店铺的招牌也存在错字问题,如饭店门口的“抄”饭、修车店门口的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的“另”售、家具店门口的家“俱”、装潢店门口的装“璜”、安装公司门口的“按”装、洗车店门口的洗车打“腊”、饭店菜单上的鸡“旦”、体育用品店标牌上的“蓝”球、快餐店门口的大排“挡”、农贸市场标牌上的“蕃”茄、停车场招牌上的“仃”车、严打宣传标语中的严“历”打击、某食堂菜牌上的鱼“园”、某交通宣传标语中的超限超载“殆”害无穷等。
魏诗瑶还注意到,一些广告和店铺招牌中出现了乱改乱造乱用成语的现象,如药品广告中的“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中的“骑”乐无穷、补品广告中的“鳖”来无恙、眼镜广告中的“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中的默默无“蚊”、透明胶带广告中的无可替“带”、网吧广告中的“一”网情深、钢琴广告中的“琴”有独钟、热水器广告中的随心所“浴”、空调广告中的终生无“汗”、服装店广告中的“衣帽”取人、某洗衣店广告中的“衣衣”不舍、某房产公司广告中的万“室”俱备、某蛋糕广告中的步步“糕”升、胃药广告中的“一”不到“胃”、电熨斗广告中的百“衣”百顺、快餐店广告中的“烧”胜一筹、洗衣机广告中的“闲”妻良母、帽子公司广告中的以“帽”取人等。
此外,魏诗瑶还发现了一些乱改乱造成的成语或词语现象,如时装店中的“价廉裤美 裤在其中”、银行广告中的“超越需求 步步为赢”等,这些广告或店名均是对成语“物廉价美”、“尽在其中”、“步步为营”的肆意乱改。
魏诗瑶还提到了繁体字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商店、宾馆牌匾中,也有少数出现于广告里。在取得的这类样本中,有些完全使用繁体字;有些是在同一个牌匾或题词中,繁体字、简体字夹杂使用;有的完全用繁体字,有些是在同一个字中半繁半简;有的是书写错误、笔画走样。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