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度实验报告

一、目的:学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二、原理:在偏角小于5°情况下,单摆近似做简谐运动,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测出摆长L、周期T,代入上式,可算出g值。三、器材:1m多长的细线,带孔的小铁球,带铁夹的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四、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小铁球直径d ,测3次,记入表格。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度实验报告
  一、目的:学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二、原理:在偏角小于5°情况下,单摆近似做简谐运动,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测出摆长L、周期T,代入上式,可算出g值。
  三、器材:1m多长的细线,带孔的小铁球,带铁夹的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四、步骤:
  1、
用游标卡尺测小铁球直径d
,测3次,记入表格。
2、
把铁夹固定在铁架上端;将细线一端穿过小铁球的孔后打结,另一端固定在铁夹上,
  并使摆线长比1m略小;
将做成的单摆伸出桌面外,用米尺测出悬吊时的摆线长L′(从悬点到小铁球顶端),也测3次,记入表格。
  3、
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一段小距离(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5°)后放开,让单摆
  在一个竖直面内来回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30次全振动时间t(当摆球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也测3次,记入表格。
  4、
求出所测几次d、L′和t的平均值,用平均值算出摆长,并由此算出g值及其相对误差。
  5、
确认所测g值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后,结束实验,整理器材。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2019-12-31
cdw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9-07 09:45: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得到的单摆摆动周期和摆线长度,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m/s²。2. 实验误差分析:摆线在摆动过程中可能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导致测量周期偏大。摆球在悬挂点可能存在微小的摩擦阻力,影响摆长的准确测量。测量时间时,可能存在人为读数误差。3. 数据处理过程简述:利用单...

  • 在一个竖直面内来回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30次全振动时间t(当摆球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也测3次,记入表格。4、求出所测几次d、L′和t的平均值,用平均值算出摆长,并由此算出g值及其相对误差。5、确认所测g值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后,结束实验,整理器材。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得到重力加速度为9.69 那个T^2-L图自己大概画就好了

  •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方法:1.在细线一段打上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做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方,铁架台放在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使摆球自由下垂.3.测量摆长:用游标卡测出直径2r,再用米...

  •  胡又儿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0.00cm,摆球直径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

    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振动周期变大,而测得的摆长偏小,则测得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确.C、结束计时,秒表过迟按下,测得单摆的周期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C正确.D、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数为50次.测得周期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D正确.故选:BCD(3...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报告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对对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