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氏,曾在中国早期历史上神气万分,是出现在近三千年前的春秋初期,是宋国王族的后裔,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地区。2.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中记载:“晋大夫乐王鲋。”乐王鲋,姬姓,字叔鱼,是春秋后期的晋国大夫,甚受晋平公姬彪的宠信,为...
关于乐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乐姓起源有大概11种:
1.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初期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纂》上的记载:“宋微子之后,戴公生公子衎,字乐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南阳。”另外,在史籍《姓氏急就篇》中也有同样的记载:“乐氏之先,与戴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乐氏,曾在中国早期历史上神气万分,是出现在近三千年前的春秋初期,是宋国王族的后裔,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地区。
2.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中记载:“晋大夫乐王鲋。”乐王鲋,姬姓,字叔鱼,是春秋后期的晋国大夫,甚受晋平公姬彪的宠信,为晋平公二位宠臣之一,另一位宠臣是程郑。
3.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乐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西周时期,有负责演奏典乐的大司乐、有具体演奏音乐的乐人、有负责礼乐的大乐正、有管理乐人的小乐正,这些官吏和专业职务人员,统称为“乐正”。
4.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初期夜郎国乐王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该支乐氏,出自汉朝初期夜郎国乐王邑,即今贵州省丛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乐旺镇。
5. 源于官位,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湖南省新田县潭田村有一支乐氏族人。
6.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⑴.蒙古族庆格尔泰氏,是蒙古民族子承父名为氏的典型,明朝时期,有许多蒙古族人都姓庆格尔泰氏,汉义就是“欢乐、快乐”,在明朝中叶即有取其汉义冠汉姓为乐氏者。⑵.蒙古族奥敦格日乐氏,亦称奥敦格日勒,汉义“星光、明星”,实际上蒙古语“格日乐”本身就是“光芒”的意思。
7. 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乐府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汉初期,汉惠帝刘盈设置有乐府,称其长官为乐府令。
8. 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乐卿,属于以官爵称谓为氏。乐卿,不是演奏音乐的官位,而是爵位。
9.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乐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乐师,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
10.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吏乐官,属于以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号为氏。在古代时期,历朝历代皆有专职负责演奏音乐的小官员,属于“工”类,即具有专业技能的官,通常被称为乐官,别称就是伶官。
11.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春秋时宋戴公四世孙乐莒,夷父须族弟,任大司寇之职。”子乐莒在担任大司寇后,即职掌刑狱、纠察等事。乐莒的后裔子孙以先祖为荣,便以祖上名字命姓,称为乐氏,世代相传至今。
乐氏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九位,人口约二十三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4%左右。乐氏一族早先在河南省南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河内望。乐姓这个在中国早期历史上神气万分的姓氏,是出现在大约3000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乐氏源于春秋时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的一家人。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纣王的长兄微子所建,这个地方,原来是封给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封他为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祀。后来,宋戴公的后代,又以王父字为氏,于是就出现了“乐”这个姓氏。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三国所灭。推算起来,中国的乐姓最少也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的历史。据《姓氏急就篇》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乐姓起源于子姓。周宣王时,宋国的国君宋戴公生公子衍,字乐父,他的第四世孙子叫乐营,是宋国的大司寇。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乐”字为姓。又据《姓纂》载:“安徽子之后,戴公生子衍,字乐父,子孙以王字为氏。”按:乐氏之先,和宋同姓。目前比较有名的乐氏有:浙江宁波乐氏字辈,湖北孝感乐氏字辈,湖北咸宁通山、黄石、大冶、阳新乐氏字辈,湖北鄂东乐氏字辈,河南息县一支字辈,江西乐氏一支字辈,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乐氏一支。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