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水果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显著,是热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竞争加剧等压力。2017年,中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6575.56万亩,产值1376.49亿元,增长10.00%;进出口贸易额218.17亿美元,增长23.36%,贸易逆差195.54亿美元,增长34.57%。热带水果对热区农民增收...
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热带水果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显著,是热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竞争加剧等压力。2017年,中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6575.56万亩,产值1376.49亿元,增长10.00%;进出口贸易额218.17亿美元,增长23.36%,贸易逆差195.54亿美元,增长34.57%。热带水果对热区农民增收贡献率超过38%。
中国是热带水果生产大国,品种多样,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南部及四川、贵州南端的河谷地区。香蕉、菠萝、龙眼、荔枝、芒果等是主要品种。
近年来,热带水果生产面积稳定增长,产量逐年上升,总产值明显增加。FAO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热带水果总产量占世界热带水果总产量的28.08%。
香蕉、芒果、菠萝、荔枝、龙眼等品种结构稳定。香蕉产量居世界第二,荔枝、龙眼产量世界第一,火龙果近年来发展迅速,产量占比显著提升。近年来,品种结构有所变化,火龙果、芒果等高端需求品种增长明显。
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南部及四川、贵州南端的河谷地区是我国热带水果优势产区,其中广东、广西热带水果面积占全国67%,产量占全国94%。
海南热带水果产业保持稳定发展,主要热带水果包括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其中,香蕉产量最大,占全省总产量的57.8%,芒果和荔枝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13.8%和10.0%。
中国热带水果贸易在水果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进口品种主要是香蕉、椰子等,出口品种主要是芒果、菠萝等。近10年来,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出口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
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菲律宾在新鲜水果市场占有最高份额,印度芒果、泰国椰子等在国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菲律宾和泰国在加工品市场也占有较高份额,尤其是菠萝汁和椰子油。
中国热带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生产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消费需求、相关产业支持等问题。需优化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提高产业化与组织化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监管体系。
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区域布局,淘汰低效品种,扩大加工品种比重,把握商机,引进新、优、特品种。加强热带水果采后处理技术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商品率。加强热带水果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链延伸。
提高产业化与组织化水平,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促进热带水果产业化进程。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热区,将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处理、包装、加工、运销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热带水果质量标准监管体系,提高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