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是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上海数据交易所共同编写的。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要素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是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上海数据交易所共同编写的。
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要素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14.7%)、对行业产值的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为敏感)及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显著提高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尤其对制造业企业影响最大)。
报告还提出了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指数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进行了分析。数据要素有虚拟使能、无限收敛、智能即时性及泛在赋能性等特征。在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贡献方面,数据显示数据要素显著增加了企业业务增长、生产效率、产品研发周期及能源利用率。
报告分析了数据要素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金融、医疗、应急、城市大脑应用的项目最多,占比21.5%。从需求侧来看,企业形成数据要素的主要途径包括数据库采集、互联网采集及系统日志采集等,表明数据交换共享、数据交易等措施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巨大潜力。报告还展示了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指数,2021~2022年平均得分为58.73,表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数据要素市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及北京市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市场对数据要素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5日,数据要素市场共计发生840起融资事件,总计融资金额为1101.25亿元人民币。数据要素直接应用领域融资金额为785.64亿元人民币,而赋能应用领域融资金额为325.31亿元人民币。
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数据交易流通环节更安全有序;多源多领域数据融合,数据要素应用范围逐步拓展;交易模式创新规范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加速;各类型主体协同发力,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日渐完善。报告还提供了具体的发展内容,包括数据要素在产业链层面的生态逐步完善及在区域布局层面各地发挥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等。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