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行政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会计法》等其他法规同样不可或缺,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法规,以确保会计工作的合规...
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当代中国执行的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分为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除会计法外,中国还制定有《中华人...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其中,《会计法》作为会计法律的主体,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用...
法律地位:在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会计行政法规处于第二层次,仅次于《会计法》。它是制定其他会计规章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重要准则。应用与实践:会计行政法规的应用涉及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方面。这些法规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