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序言范文

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稽吾族自始祖讳泰公──...
家谱序言范文
家谱序言,族谱序言,原文 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稽吾族自始祖讳泰公──系出豫章,原籍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于前明嘉靖年间迁徒北流,侨寓县西门刘家井,继迁六贡桥——燕翼贻谋,创业垂统,是为吾族之一世祖也。厥後皆耕读为业。五传至高祖象家公,家日益饶,复迁翰堂,遂卜居焉。是时土寇窃发,蹂躏乡里,公设法捍御,赖以保存者甚众。迨伯祖复斋公、叔祖著斋公以晋秩请封。追源溯流,欲创修家谱,志焉未逮。迄今又数十余年,生齿日繁,支派愈盛。族愈远而支愈分,更再踵而不修,则一脉之贻如同陌路,无以动其水源木本之思,又何以笃其睦族敦伦之谊。爰是悉心采访,详加纂辑,务令昭穆不紊,世次井然。凡祖宗之行述、事迹、名号、爵秩与历代墓所、祭产及生忌年月之可以考查者,悉行纂录,寿诸枣梨,传为家乘。由今日逆而溯之,原其本出自一人。自始祖顺而推之,溯其流一十三世。所以联属族人,使览斯新谱者,父兄宗族俨在庭帏,长幼尊卑秩然不紊。俾咸之一本之谊,共敦九族之亲,而尊祖敬宗,敦伦收族之心有不感发而兴起者乎。2013-04-02

山水有源,落叶归根。族谱,乃人类家族之史书,它详实地记载了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情况,是一姓之文史典籍,是人文历史之载体。 据传我杜氏先祖,明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西迁来甘肃庆阳,平凉一带落业。清雍正年间遵照朝廷[屯田如归州地,屯田军户随之定居入籍]的意旨,杜氏三门先后到庆阳府马岭镇定居。同治三年回民造反,我先祖四处外逃。同治八年四月,清军破回,动乱平定,当局招抚外逃人员,我杜氏前后返回一十八人在此开荒种地,重整家园,繁衍生息。数百年来,先人曾几建宗庙,数修族谱。经历了清末的苦难,也经受了中华民国的战乱,但是在跨入新中国的门槛之后,却未躲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宗庙被毁,谱牒毁失殆尽。致使本源传递不清,世系不一。 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外出务工、经商、求学、任职者遍布神州大地,还有人定居他乡,甚至有的落籍海外。如年代久远,则离者愈离,散者愈散,不知根在何处?祖属何支?使得我族后裔寻根问祖之难。为了正其伦而辈不乱,为了杜氏宗族不溺于流俗,爱亲恋族,秉德循礼。不以贵而援,贫而弃,系世分明,源源不断、不乱,续杜氏族谱,是杜氏后裔义不容辞之责。

杜奕霆撰

2014年1月28 日2014-01-28
国有史志,人有家谱,史志因国家变革增编不已,家谱由氏族繁衍而续修弗绝,世无百家,焉有一国?不亲其宗,焉爱其国?是故我任氏家谱续修或新立,不惟寻根溯源,晰理支脉,而尤在归集家族史料,辑存先贤珍遗,述论名人懿行,俾使家乘文化之涓涓细流融入民族文化之滔滔江河。一族修谱不容偏持宗族私念,唯我独尊,而当惜抱民族总体大观,同心凝聚,竞相促进。须知百家异姓而同出炎黄,自古一家而共缔华夏。兴我家族,强我民族,治我一家,为我国家。此诚聚族立谱宏旨要端也。特立为序言。

2020-01-23
cdw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7-09 15:10: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范例范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