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墓碑和墓志皆有固定格式。碑通常为长方形,头部用篆体书写“某某朝某某官某某人墓碑”,称为“篆额”。而墓志较小,多为方形,刻石加盖,上写“某某朝某某官某某人墓志”,称为“书盖”。有了“篆额”和“书盖”,碑文或志文前不必再刻题目。墓碑或墓志的题目多样。如果标题为“墓碑铭并序”...
怎样写墓碑碑序,能提供一篇优秀的范文吗?
碑文是一种专为刻碑而作的文字,通常包括文、铭、序等形式。墓碑作为一种特殊的碑文,旨在纪念逝者,强调其生平事迹而非神话传说。撰写墓碑时,应力求真实公正,避免过度赞美。在中国文学史上,蔡邕与韩愈是撰写墓碑的两位大师。蔡邕的《郭泰碑》因其真实客观而备受赞誉,而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则展示了他采用褒贬兼施的方法,打破了以往只赞颂优点的传统。
古人的墓碑和墓志皆有固定格式。碑通常为长方形,头部用篆体书写“某某朝某某官某某人墓碑”,称为“篆额”。而墓志较小,多为方形,刻石加盖,上写“某某朝某某官某某人墓志”,称为“书盖”。有了“篆额”和“书盖”,碑文或志文前不必再刻题目。
墓碑或墓志的题目多样。如果标题为“墓碑铭并序”,则顺序为先序,次碑,后铭;若标题为“墓志铭并序”,则顺序为先序,次志,后铭;若仅有“墓志”或“墓碑”,则可能仅包含志或碑而无铭;若标题为“墓铭”,则仅包含铭而无志;有时标题虽仅为“墓志”或“墓碑”,但内容包括序、志、碑和铭。
墓碑或墓志的体制通常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为总括性赞语,多为韵文,形式多样。墓碑与墓志所涵盖的内容大致相同,但墓志力求简明,而墓碑则更注重丰丽。
以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为例,裴敬在墓碑中赞扬了李太白的才华与气魄,认为其诗作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裴敬还提到李太白曾帮助郭汾阳免于刑责,以及李太白对裴将军的尊敬之情。裴敬认为,李太白的诗作不仅是才华的体现,更是难得的精品。
裴敬最后表达了对李太白的怀念之情,认为他的名声虽高,但后世却未能给予他应有的重视。裴敬在墓碑中写道:“贵尽皆然,名存则难。故予重名不重官,作李翰林碑十五字而已。”这表达了对李太白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提醒后人不应忽视真正的才华。
会昌三年二月中,裴敬从淠水草堂南游江左,再次拜谒李太白墓。他发现李太白的后人生活艰辛,无孙且仅有一女。裴敬请求邑宰李君都杰免除毕元宥的劳役,以便他专心负责李太白墓的清洁工作。裴敬认为,李太白虽享盛名,但后世对其的关怀却显得微薄。
裴敬在墓碑中写道:“青山白云,共为萧索。巨竹拱木,如公卓荦。天长地久,其名不朽。”这不仅是对李太白的赞美,也是对他品格的肯定。裴敬认为,李太白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总之,撰写墓碑时应真实公正,避免过度赞美。裴敬的墓碑既是对李太白的赞美,也是对他品格的肯定,更是对后世应给予更多关注的提醒。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