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识积累的需要,任何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都很大可能被前人研究过,所以我们要 综述前人的研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我们自己的课题研究,同样的问题,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工具、不同的研究者, 也许得出的研究结论与结果都可能存在差异。2. 由此,综述可以进一...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范文
教师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开题报告正文一般包括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研究的缘起(或者“序言、导论”)
1. 主要从个人经验与前人研究文献阅读两个方面的陈述研究背景;
2. 提出你的研究话题,这里也需要引用一些参考文献来支撑;
3. 从研究话题逐步聚焦到研究问题;
4. 不管你如何陈述,必须有一个段落,正式的提出你的“研究问题”,如“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或三个、更多):................. ”。当然这个研究问题的提出也可以通过第二章的文献综述来进一步确定,如有必要也需要在第三章的研究方法中进一步明确。
5. 研究意义的简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或研究)是每个研究者必须具有的研究素养和品质!这部分主要是切合你的研究问题或与之相关的问题对前人所做的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公开的研究报告等等)进行综述,综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 知识积累的需要,任何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都很大可能被前人研究过,所以我们要 综述前人的研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我们自己的课题研究,同样的问题,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工具、不同的研究者, 也许得出的研究结论与结果都可能存在差异。
2. 由此,综述可以进一步论证你的研究问题的价值和合理性;
3. 同时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使自己的研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4. 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究框架,特别是要使用问卷调查的研究者,问卷设计背后的理论 框架可以从前人研究文献那里吸取营养。
5. 你在阅读、综述、思考前人相关的研究时,也许你的个人经验和经历、不同研究者 之间的结论差异使你质疑他们的研究结论或形成的理论,那么这里的文献综述就会为你后面的“研究讨论和结论”部分的“论”埋下了“伏笔”,找到了批判和质疑 的“靶子”,此曰“站在别人的脸上”。
6. 也可以呈现自己的理论视角,但这里的呈现需要技巧,如在选择陈述前人的研究时, 可以只在自己的学科视角里进行陈述,而不是罗列所有学科视角的所有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这样做会非常的累赘,抓不住文献综述的重点。
7. 任何学位论文的重要之点在于“论”,即争论、讨论、辩论、论证、论述等等,那 么这个论的基础包括你针对自己的研究问题所搜集的第一首资料的分析与解释,但还要包括对前人文献的回应,因此在你论文的“研究结果与讨论”的章节中就必须 回应文献中所陈述的重要研究结论或结果或理论。
从以上的几点来看,“文献综述”就显示了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研究品质”!在综述文献时,建议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前人的研究观点、结论、理论或方法,此时要标 注文献。如果一定要引用前人的原文,必须用双引号标注,并标注文献。
第三章研究方法
中小学校长、教师所做的研究课题一般都是围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或问题所做的研究,所有宣称的研究问题都应该有明确的研究情境(如学校情境、课堂情境、办 公室情境等)和研究对象(如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课堂活动、学校活动等等)。由此,这些研究都要在一定的研究情境中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收集一手的数据(包括数字和文字)作为证据来回应提出的研究问题,这样的研究称之为“实证研究”或“经验研究(这里的“经验”意指研究者必须亲自到研究情境中体验和经历研究对象及其行动)。由此,这 一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收集资料的方法:针对每一个研究问题详细陈述你使用哪种(些)搜集资料的方法。 例如,你如果使用“访谈法”,那么就要详细陈述访谈的对象有哪些人、多少人、多少次、访谈提纲是什么(访谈提纲可以作为附录放在参考文献后的文末)
2. 分析资料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收集了资料后,你也要详细陈述分析这些资料的方 法。例如,如果使用“问卷调查法(编制的问卷也需要放在文末的附录里)”那么 如何分析这些问卷呢?是使用Excel软件来分析,还是使用SPPSS软件来分析, 还是你亲手来统计?都要详细说明。
3. 研究伦理:这里要陈述对所收集到的资料的使用与公开陈述发表是否得到研究对象 的同意和授权,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得到其监护人的授权要进行说明。
实证研究一般分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前者一般是通过封闭式的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后者主要是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搜集法(如学生的作业本、教师的备课笔记、学校的 日志、照片、影像资料、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等等)来收集资料。不管通过什么方法来收集 资料证据,都要强调“证据链”,而不是东拉西扯的资料。
第四章预研究
如何让评阅人确信你的研究问题及研究设计是可行的、可操作的,除了上面三章的陈述之外,还有一部分就是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法的设计针对(某个)研究问题尝试着 做一下这个研究。例如,针对某个研究问题使用访谈法对某个(些)教师或学生进行访谈,收集到一定的数据,在使用上述的“分析资料的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得出一 些初步的结论,这样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个研究是可行的,可操作的。
参考文献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