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养殖发展可行性报告怎么写

一、项目内容提要 1. 项目名称:X县梅花鹿养殖基地建设项目。2.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南垣乡、旧县镇、永乐乡和石壁乡人民镇基政府。3. 项目实施单位和实施区域:南垣乡包括崔家岭、店上、韩家岭、山头;旧县镇包括孔家垣;永乐乡包括朱家窑;石壁乡包括三合。4. 项目技术支承单位:X县畜牧服务中心。5...
梅花鹿养殖发展可行性报告怎么写
一、项目内容提要
1. 项目名称:X县梅花鹿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南垣乡、旧县镇、永乐乡和石壁乡人民镇基政府。
3. 项目实施单位和实施区域:南垣乡包括崔家岭、店上、韩家岭、山头;旧县镇包括孔家垣;永乐乡包括朱家窑;石壁乡包括三合。
4. 项目技术支承单位:X县畜牧服务中心。
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养殖梅花鹿300只,建设所需圈舍及饲草饲料、鹿茸加工设备。
6. 投资概算:总投资230.95万元。
7. 资金筹措:申请扶贫资金120万元,自筹资金110.95万元。
8. 项目实施时间:2003年。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X县是一个贫困县,地处临汾市东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一个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主抓粮食生产,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长抓核桃短抓菇,长短结合抓畜牧”的农业调产方针。通过市场调查,结合实际情况,97年从降县引回30只梅花鹿,在原店上乡建起第一个梅花鹿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养鹿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鹿全身是宝,特别是鹿茸以其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昂贵的价格闻名于世。鹿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高俏销。鹿的其他副产品也被人们视为珍品加以妙用。我县对梅花鹿的引进,开辟了我县特种养殖的先河。几年的养鹿实践证明:发展养鹿业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的饲养业。饲养一头中等鹿,年收两茬茸,每茬重约0.8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格4000元左右,扣除饲养成本后,每头鹿可赚5000多元。一头育成鹿每年可产1仔,可净赚4000余元。目前,养鹿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也成为农民口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条件的村正在积极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成为我县的一项优势产业。对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增加我县农民收入,尽快完成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任务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 自然条件适宜。我县地处山区,气候干燥,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水源清洁,完全适宜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 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项目区荒山荒坡面积大,作物秸杆多,农副产品丰富,能为养鹿提供充足的饲草和饲料。随着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将会为鹿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饲草。
3. 养殖管理技术成熟。在养鹿方面,经过几年的发展,通过走出去学,实践中练,在养鹿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批养鹿技术人员。从日常喂养、饲料配制、疾病防治到鹿茸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都已实现了本土化,能够满足养鹿所需各项技术。
4.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鹿茸、鹿肉及其他鹿产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鹿茸及其他鹿产品生产的药品、保健品越来越多,市场对鹿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进一步扩大了鹿产品的市场空间。受养鹿业高效益的驱动,全国范围内的养鹿热潮正在兴起,种鹿市场也十分火爆。
四、项目实施单位和实施区域
项目分布在我县南部四个乡镇7个村,覆盖贫困户150户600人。
五、项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大力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努力做大做强鹿产业,有基础的村继续扩大规模,新发展的村示范带动,稳步发展。以养鹿项目为依托,采取产权户有,集中饲养,效益到户的经营模式。
目标:在2-3年内把我县的养鹿规模扩大到1000只,养殖户发展到500户,年产值达到600万元,纯收入300万元,户均收入6000元。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购鹿300只,其中:成年公鹿200只,母鹿100只,鹿茸加工设备7套,饲草饲料加工设备15套,建鹿圈15个(每个鹿圈棚舍70平方米,运动场500平方米)。发展养鹿户150户,每户养鹿2只。
七、项目投资概算
总投资230.95万元。
1. 公鹿投资120万元。
2. 母鹿投资50万元。
3. 鹿茸加工设备1.4万元。
4. 饲草饲料加工设备6万元。
5. 鹿圈建设投资42.75万元。
6. 饲草饲料投资9万元。
7. 防疫及疾病治疗投资1.8万元。
八、项目资金筹措
申请扶贫资金120万元,农户自筹110.95万元。
九、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1)总收入145.65万元。
鹿茸收入120万元。
仔鹿收入25.65万元。
(2)总支出10.8万元。
饲草饲料支出9万元。
防疫及疾病治疗费1.8万元。
(3)纯收入134.85万元。
2. 社会效益
发展养鹿户150户,每户年纯收入近9000元,人均纯收入2200余元,可使养鹿户稳定解决温饱,并可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
十、结论
综上所述,在X县建立养鹿基地条件优越,经济、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可行。2024-11-09
cdw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7-08 23:07: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报告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dian.nuo5.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