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2《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
触觉描写: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味觉描写: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通过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将百草园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特点写了出来(桑葚、菜花是春末,蝉鸣在夏天,蟋蟀到秋天才叫),表明百草园里有趣的东西比比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全文概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一语文教案1 目的要求: 一、认识鲁迅。 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